——2017年度黑龍江省本級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解讀
8月22日,受省政府委托,省審計廳廳長李廣智代省政府向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作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2017年度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一年來,全省審計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執行黨中央關于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審計署工作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審計方式方法,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依法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審計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較好地發揮了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總體上看,今年的審計工作緊緊圍繞促進政策落實、促進提高績效、促進深化改革、促進反腐倡廉的總體思路,更加突出群眾關心的問題,更加貼近對改革、發展、民生、廉政等方面的要求,既客觀反映我省改革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也實事求是揭示存在的問題。全省審計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決策部署,創新審計理念,整合審計資源,聚焦審計重點和關鍵環節,靶向發力,在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上取得了突出成效。今年的報告主要體現出以下特點:
一、著力提高政治站位,推動政策落實更加有力
一年來,審計工作把推動國家和省重大政策貫徹落實作為首要任務,從講政治的高度,把審計監督的著力點聚焦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來,聚焦到打好“三大攻堅戰”上來,聚焦到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上來。在各項審計中,以政策和重大改革任務的落實為抓手,密切關注、及時反映和如實揭露政策落實不到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為,切實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如在扶貧政策落實方面,重點反映了產業、金融、醫療、教育等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在政府債務管理方面,重點反映了部分市縣財政部門、債務單位滯留置換債券資金的問題;在普惠金融政策落實方面,重點反映了部分市縣普惠金融政策資金匹配不到位、滯留財政資金的問題。此外,圍繞重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報告還反映了土壤污染防治項目推進緩慢、部分縣區農業保險補貼資金匹配不到位等問題。
二、著力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績效管理更加嚴謹
一年來,審計機關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新時代的新特點、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將績效審計理念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不僅關注錢花得對不對,更關注錢花得好不好、有沒有效,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審計工作報告中,無論是從財政資金管理、部門預算執行,還是從重大政策落實和重點領域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各方面都注重揭示和反映績效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資金閑置、相關政策未落實、政策目標未實現等績效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如:在財政管理審計中,重點反映了省級政府采購預算執行進度較慢、省級預算績效評價覆蓋面較窄等問題;在國有企業審計中,重點反映了國有資產損失或浪費等問題;在扶貧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審計中,重點反映了扶貧資金閑置影響使用效益、扶貧項目閑置或未發揮預期效益、扶貧產業項目帶動力不強等問題,
三、著力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服務民生理念更加強化
一年來,審計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聯系最緊密的扶貧、涉農、養老、住房等問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民生審計的目標,不斷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力度,及時揭示政策落實、資金使用、項目運營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推動問題整改,促進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如在保障群眾利益方面,反映了2017年個別地區投保貧困戶未享受免收農業保險保費優惠政策的問題;在扶貧、涉農資金和項目審計中,反映了惠農補貼發放不及時、扶貧產業項目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不符合規定的農業主體或不符合專項資金申報條件的農民合作社套取財政資金等問題;在養老保險基金審計中,反映了養老保險征繳不到位、管理不規范、擠占養老保險基金等問題。
四、著力推進審計監督深度和廣度,全覆蓋質效更加明顯
一年來,省審計廳注重創新審計方式方法,在涉農補貼、養老保險、預算執行等領域積極推進大數據審計,審計覆蓋面和揭示問題深度、廣度不斷拓展,全覆蓋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是審計揭示問題的廣度不斷拓展。在省本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中,省審計廳通過運用大數據篩查手段,首次實現對省本級166家一級預算單位、1411家二、三級預算單位國庫集中支付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全覆蓋。審計工作報告從未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公務卡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等方面,反映了400余家部門單位存在的問題,如部門預算執行中發現的化整為零規避政府采購、無消費明細使用公務卡結算等問題,均具有典型性、普遍性。二是審計揭示問題深度不斷加大。在涉農重點資金和項目審計中,運用23類數據比對篩查了51項惠農補貼資金,深入鄉鎮、村屯分散核查數據疑點10.75萬條,發現弄虛作假套取、違規獲取惠農補貼和救助以及個別管理人員侵占、冒領惠農補貼、救助等問題,涉及問題金額10.24億元。在養老保險基金審計中,應用大數據分析,發現有6名退休人員家屬在其死亡后繼續冒領養老金76.57萬元,有108人重復領取社保待遇58.36萬元等問題。
五、著力促進反腐倡廉,審計發現和移送違紀違法線索力度更加強勁
審計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聚焦民生資金和重點項目、重點人群,重點關注侵害群眾利益的“微腐敗”問題,緊盯扶貧、涉農、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圍繞公共權力運行、公共資金使用、國有企業投資經營及國有資產處置等重點環節,嚴肅查處重大履職盡責不到位、騙取侵占、損失浪費等損害國家和群眾利益的違法違紀問題。去年以來,省審計廳發現并向各級紀委監委移送問題線索1504件,是上一年度的15倍。在去年農村兩委換屆期間,移送了154名村干部涉嫌貪占惠農補貼的問題線索。報告反映,審計移送處理的違紀違法事項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涉農、扶貧等領域弄虛作假,騙取、套取財政資金問題易發多發;二是惠農補貼、養老保險等民生資金管理發放領域“微腐敗”問題較為突出;三是企業內控不嚴,公職人員失職瀆職甚至進行利益輸送。
六、著力完善制度機制,提出審計建議更加務實可行
今年的審計工作報告,在反映和揭示問題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增強審計建議的務實可行性,著力推動完善體制機制,促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審計情況看,審計發現問題有些是長期存在屢審屢犯的老問題,有些是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究其原因:一是資金使用重分配輕監管的現象依然存在;二是對涉農和扶貧產業項目可研不夠、后續監管和績效評價缺失;三是一些重大政策落實的配套措施不夠健全。為此,審計工作報告有針對性地提出四個方面審計建議:一是持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財政資金監管力度;二是強化重點資金和項目監管,切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三是健全完善重大政策配套措施,確保政策落地并實現預期目標;四是強化國企國資監管,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