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湖南省審計廳廳長胡章勝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作了《關于2016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整改報告”)。11月30日,省審計廳依法公告了整改報告。省審計廳從部署整改、督促落實等方面對今年的審計整改工作和整改報告進行了解讀。
一、提高認識,周密部署抓整改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建立和完善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機制的意見》,今年審計整改工作更有深度和力度。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7月31日,達哲省長主持召開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要求各級各部門列出整改清單,實行拉條掛賬,對賬銷號,限時辦結,堅決把審計指出的問題整改好。分管省領導、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也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部門及專項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工作。省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工委聽取了相關部門單位整改情況匯報,指導具體問題的整改落實。
二是部門積極落實。各責任部門、責任單位主動作為、積極采納審計意見和建議,均多次專題研究布置審計整改工作,并按照省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建立了由單位一把手負總責的整改機制,設立工作臺賬,列出任務清單,對每個問題的整改責任都明確到人。各被審計單位采取了上繳財政、歸還原資金渠道、加強管理、完善制度等方式積極整改存在的問題,并依紀依規對53名責任人員予以追責問責。
三是審計機關有力督促。根據省人民政府部署,省審計廳組織4個督查組,深入被審計單位、專項資金主管部門和相關市縣,督促落實整改工作。在審計整改過程中,省審計廳嚴格遵照“三個區分開來”基本原則,多次與相關部門單位溝通、協調,深入分析問題原因,找準整改措施,力爭整改到位。
二、強化舉措,勤督嚴查促落實
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領導下,經過各責任部門、責任單位的共同努力,今年的審計整改取得了顯著成效。從11月30日省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的審計整改滿意度測評結果看,21個參與測評的部門單位,有20個滿意率超過75%,最高的達到97.92%。
一是省級財政管理及決算草案審計。查出的10個方面20個問題,已整改到位,省財政確認收入并繳庫4.9億元。如:對于部分收入未及時確認繳庫的問題,省財政廳已將轉列省級收入的市縣分成非稅收入及專戶存款利息1.44億元和待查收入2.08億元全部確認繳庫;對于部分非稅收入未編入年初預算的問題,省財政廳已報省人民政府批準,調整省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編制模式,將當年的國有資本收益一律編入下年度預算。
二是部門預算執行審計。21個省直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查出的10個方面208個問題,均已整改或基本整改。相關責任單位追回和收繳違規資金8.59億元,歸還原資金渠道5.63億元,補記資產3.78億元,盤活使用預算資金14.15億元,調賬處理金額3,745.83萬元;一些不能量化的問題,通過建章立制予以規范,防止再次發生。如:預算執行率低的9個部門,已使用上年結轉資金4.65億元,由省財政收回結余資金4,509.85萬元;項目未啟動或實施緩慢的10個部門,已完成支出4.41億元,將不需使用的項目資金3,355.58萬元上繳省財政。
三是專項審計。5個專項審計查出的46個問題,除7個尚在繼續整改外,其余均已整改到位。如:對于一些縣市扶貧項目實施緩慢的問題,鳳凰等7個縣市對未實施的重點產業項目采取調整項目內容、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等方式,加快項目推進,已完成重點產業項目8個,正在實施的重點產業項目3個,撥付資金6518萬元;對于部分保障性住房未有效使用的問題,瀏陽等10個市縣區已將空置的3101套保障性住房全部配租入住。
四是移送案件線索查處情況。省審計廳向紀委、司法等職能部門移送了案件線索60件,至今年10月底,已結案27件,占比45%;其中:移送司法機關處理4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97人。
三、加大力度,持續跟蹤顯長效
由于時間較短,極少數問題尚在整改之中,一些案件線索尚在查處過程中,有些新機制、新制度的執行效果尚未完全顯現。對此,省審計廳將持續跟蹤,落實到底。
一是繼續加強與相關部門單位的溝通銜接,持續督促整改落實,該追繳的追繳,該收回的收回,該歸還的堅決督促歸還,并將后續整改情況及時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
二是進一步推進審計工作轉型升級,做到服務與監督并重,與有關部門單位一道,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改進和完善相關機制制度,防范類似問題重復發生,構建審計整改長效機制。
省審計廳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釘釘子的精神和久久為功的決心,繼續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作出審計機關應有的貢獻!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