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全省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省政府已于2017年11月27日向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報告?,F將整改情況公告如下:
審計工作報告主要反映了五方面56項345個具體問題,截至2017年10月底,已整改到位235個,未完全整改到位53個,因不可追溯需今后在工作中予以規范或通過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后解決的49個,移送相關部門正在處理8個;應整改問題金額120.22億元,已整改金額110.67億元,問題金額整改率為92.06%。其中省級決算草案和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是整改的重點,涉及的 93個問題已經整改49個,計劃今年年底前再整改到位25個,其他問題已制訂具體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今年7月,省審計廳將省本級截至2017年6月底已辦結的15個審計移送事項處理結果以及13個審計項目的審計結果向社會進行了公告,推動8個被審計單位主動向社會公告審計整改結果??偟膩碚f,省政府認真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審計工作報告的審議意見,審計整改成效顯著。
一、審計整改工作部署推進情況
(一)省政府高度重視審計整改工作。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省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多次批示,要求相關單位分析原因,研究解決措施,抓好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臺《浙江省審計整改責任追究辦法》(浙委辦發〔2017〕82號),明確對整改不力、虛假整改、拒絕或拖延整改等情形進行追責問責,這是我省審計制度一項重大改革創新。根據省人大常委會對審計工作報告的審議意見,省政府第88次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審計整改落實工作,袁家軍省長強調,要狠抓審計整改,強化審計成果運用,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倒排時間、逐項逐條切實做好審計整改工作。9月份,省政府專門召開全省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問題整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審計整改任務,分解整改責任,下發整改問題清單;要求各地、各單位以問題為導向,對標高水平、聚焦補短板,以釘釘子的精神狠抓問題整改落實;按照“責任落實要到位、跟蹤督促要到位、組織實施要到位”的要求,以又嚴又實的工作作風,扎實推進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確保整改到位、改出成效。
(二)各相關單位采取有力措施扎實推進整改。
省審計廳按照責任不落實的堅決不放過、問題不解決的堅決不放過、整改不到位的堅決不放過的“三個堅決不放過”要求,制訂審計整改任務清單,分解落實整改責任,逐一跟蹤、核實、督促整改。相關部門、單位和市縣政府對審計整改的重視程度明顯增強,堅持邊審邊改,認真開展自查,及時、主動糾正存在的類似問題,研究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建立整改長效機制。從問題整改跟蹤落實情況看,未發現相關單位拒絕整改情況。
一是注重落實整改主體責任。被審計單位認真履行整改責任,通過明確整改目標、措施、責任人和期限,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省發展改革委切實履行牽頭督促整改責任,根據審計機關提交的相關行業和單位應整改任務清單,明確整改措施要求、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協調推進整改落實。省財政廳專門成立審計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督辦審計反映問題的整改,采取建立整改臺賬、明確整改期限、細化規范預算編制、督促項目實施進度、及時收回項目結余資金、清理往來款等措施,有力推動問題的解決。
二是認真落實“雙整改”要求。被審計單位和相關主管部門認真落實“雙整改”工作要求,在糾正審計反映具體問題的同時,通過完善制度、規范管理等方式堵塞漏洞,力求從源頭上遏制同類問題再次發生。針對涉企政策相互之間缺乏協調問題,省發展改革委在涉及小微企業重大政策出臺前,注重開展部門會商,加強業務指導;嘉善縣在績效評價辦法中進一步明確規定評價結果為D類的企業不得享受各項優惠獎勵政策。針對全省醫療保險基金審計反映的問題,有關部門修訂政策制度47項,內容涉及參保管理、基金征繳、藥品及藥價管理等多個方面;寧波市將智慧醫保監管延伸到藥店,對藥品的進銷存信息進行實時監管。
三是強化結果運用和追責問責。相關部門在推進整改工作中,將審計結果和整改情況作為對相關單位及領導干部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通報批評和追責問責機制,對審計移送的違紀違法問題及時組織查處,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省國資委針對審計反映問題,舉一反三、以點帶面,組織開展2016年度省屬企業經營投資資產損失責任追究線索排查工作。目前,12家省屬集團公司已對20余戶下屬企業的60余人進行追責處理。
二、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問題整改落實主要情況
從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問題的具體整改情況看,審計反映的問題大部分已整改落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推動改進和規范財政管理,提升財政監管水平和資金績效。
一是涉及資金上解下撥、收回清退等方面的問題,有關單位通過將資金上繳國庫、歸還原資金渠道、補征稅款、收回借貸款、調整賬目等方式,整改落實金額59.02億元。如省財政廳將2.22億元非稅收入全部繳入國庫,納入預算管理;省建設集團、省贊成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凱喜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3家改制企業,于今年10月將應上繳的國有資本經營收益1.07億元上繳財政。
二是涉及預算編制、執行、管理等方面問題,相關單位通過完善決算草案編制、強化部門預算執行和監管、加大結轉結余資金管理、深化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革等方式進行整改。如省財政廳認真貫徹“最多跑一次”理念,針對部分預算沒有直接分配到具體單位、部分專項轉移支付編制仍不夠細化、部分項目年度執行率低等問題,開展了部門預算編制“上門服務至少一次”活動,指導預算編制,提升預算編制質量;下發了《關于加強預算支出進度管理的通知》,采取優化執行流程、實施支出執行進度按月通報、加大執行率考核力度、建立問責約談制度等措施,狠抓預算支出進度管理。
三是對違規列支“三公”經費、兼職取酬、違規發放津補貼、騙取套取科研經費等違反財經紀律問題,有關單位通過清退資金、完善制度、嚴肅追責問責等方式進行整改。如審計的4個省直部門針對少數干部違規兼職取酬、違規持股問題,通過督促辭職、清退違規收入等方式已基本整改到位,46名干部共清退資金381.42萬元。4所高校對存在弄虛作假,騙取套取科研經費問題,已追回資金并依紀依規對19人進行嚴肅處理。
(二)推動深化改革,促進相關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一是深化改革推動政策落實。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政放權、“放管服”改革等重大政策貫徹落實中存在的問題,我省按照中央精神,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如對政府部門審批環節不斷減少,但中介服務環節未縮減問題,通過清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減少41項,目前保留的除1項為省法定項目外,其余均為國家規定事項;同時,對保留的事項采取合并同類中介服務辦理、簡化規范服務內容、實施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減少中介服務收費,減輕企業負擔。
二是改進管理推動政策落實。對政策落實過程中暴露的管理缺位、越位、不到位等問題,有關部門通過積極轉變管理理念、完善工作手段、創新管理模式等方式進行整改。如針對去產能中“僵尸企業”清理缺乏動態完整的檔案數據庫問題,今年5月,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開發全省“僵尸企業”處置信息直報系統,正式上線后所有數據都將統一在網上存檔,構建全省動態完整的“僵尸企業”檔案數據庫。
三是完善工作機制推動政策落實。對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中工作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等問題,有關單位通過加強工作銜接、加大部門協作、實現信息共享等方式,進行整改落實。如臺州市針對地方金改中信用體系建設存在信息不共享問題,經統一協調,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已恢復地稅、國稅、電力等部門的相關數據采集。針對科技創新“扶小”效果不佳問題,嘉興、舟山兩地出臺文件進一步完善創新券的政策體系,擴大創新券使用領域,加大宣傳培訓指導力度,適當優化調整兌現程序,大幅提高了創新券兌付金額。
四是完善制度推動政策落實。有關部門及時修訂完善與重大政策措施不協調、不配套、不銜接的制度辦法,推動政策更好落實。如縣域體制改革中關于“畝產效益”綜合評價體系指標設置等還有待規范問題,12個省直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深化企業綜合評價工作的意見》,進一步規范統一評價指標、分值權重、分檔設置等內容,各地也按照省委、省政府相關工作要求,修改完善有關政策文件。
(三)推動民生資金和項目的落實,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多途徑保障民生資金落實。通過追回資金、補征保險費、收回補助資金、退還多繳稅費、轉入財政專戶管理等方式,整改落實金額9.29億元。如醫?;饘徲嬛嘘P于少數市縣多渠道籌集醫療保險基金不到位問題,3個市縣未足額到位的財政補助資金9851.28萬元已全部到位,臺州市企業欠繳的醫保費508.97萬元已全部補繳到位,5家企業少繳、延遲繳納醫保費1482.19萬元也已繳納到位。針對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跟蹤審計中關于稅費減免不到位問題,31個市縣共向39個安居工程項目違規征收應減免的稅費8709.59萬元已清退到位。
二是促進民生項目實施和規范管理。如節水政策落實審計中反映的無計劃取水問題,省水利廳強化了取水計劃管理,2017年度下達取水計劃時,各地已將獲得取水許可證的用水戶全部納入計劃。產業發展扶貧資金審計中關于部分項目不夠精準問題,江山市政府在全市范圍內對2014年至2016年所有產業扶貧項目開展了2次全面系統的自查自糾工作,對61個不夠精準的項目予以取消或重新安排項目,并出臺辦法明確今后在項目謀劃時,除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需要外,不再單獨安排橋梁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跟蹤審計中反映5個市縣在建的4174套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未取得基本建設審批手續問題,都已按規定補辦相關手續。
三是對侵占民生資金嚴肅追責問責。全省醫?;饘徲嬛蟹从车牟糠謪⒈€人和定點醫療機構侵蝕醫?;鸬葐栴},各地通過追回資金、處罰責任人員、取消醫保定點資格、移送相關部門處理等方式予以整改,全省醫保征收機構及時上繳醫療保險費收入2.91億元,收回問題資金1681.05萬元,補征補繳醫療保險費82.14萬元,清理重復參保人員376人。審計期間,全省審計機關共向紀檢、公安、檢察、主管部門移送案件線索60起,已刑拘17人,批捕24人,取保候審32人,8家醫療機構醫保定點資金被暫停,有力震懾了違法亂紀行為。
(四)推動完善風險防控,著力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
一是加強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管控。針對審計反映的部分地方違規舉借政府債務、債務規模超警戒線等問題,今年7月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管控與化解的意見》,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加強融資平臺公司管理,規范舉債融資行為,強化風險管控,促進風險化解。審計的2個地方已按政策規定采取相應化解債務措施。
二是加強國有企業風險防范。針對審計反映部分企業資產損失或風險數額較大的問題,省國資委出臺《省屬企業經營投資資產損失責任追究暫行辦法》,通過強化資產損失的責任追究,督促企業規范經營投資行為,完善相關內部管理制度。省國貿集團針對下屬企業因內控制度缺失或執行不嚴造成重大損失風險的問題,逐項采取措施,對下屬醫保公司董事長、原副總經理等3人嚴肅問責,免去領導職務,采取經濟處罰措施和法律手段進一步追責,并在集團范圍內全面梳理排查制度和流程漏洞。有關國有企業針對審計反映的財務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共整改問題金額8.53億元。
三、關于部分問題未整改到位的主要原因
從有關部門和單位反饋的審計整改情況分析,審計發現的大部分問題都已整改。尚未完全整改到位的問題,除了部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管理基礎較為薄弱、采取的整改措施還不夠有力、監管部門督促效果還不夠好等因素以外,主要是有些問題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外部條件比較復雜,整改面臨一些特殊困難,需要持續推進。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整改工作需隨相關重大改革逐步落實。審計發現的有些問題將隨改革的不斷深化而逐步得以完善。一是部分機構調整和職能轉變正在改革落實中。如文化體制改革領域,民辦博物館的定位和作用正在逐步轉變,將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政策扶持力度和經費保障機制正在逐步形成。二是一些行業領域監管機制在改革中逐步完善。一些職能交叉領域、新領域,如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中存在的水資源規劃、水平衡論證、自備水取水戶污水處理費征收等問題,涉及水利、發改、經信、住建等多部門;“僵尸企業”清理府院聯動機制、信息共享機制未有效建立等問題,隨著部門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涉及多部門事項的監管合力正在逐步形成。三是部分領域正有序推進先行先試的改革創新。針對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受相關法律規定限制,土地經營權流轉抵押價值低問題,省金融辦等部門加強對試點地區的指導,鼓勵和引導省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相對靈活的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評估方法,進一步提高農戶貸款額度。根據黨的十九大關于“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的精神,該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二)整改工作受客觀條件等環境因素制約。一是整改受制于一定的前置條件。如省科協6803.63萬元展品展項未做固定資產入賬問題,因該項支出主要用于展品擺設裝修,需待西湖文化廣場產權明確后,一并計入房屋造價,登記房屋固定資產。二是整改措施需經一定的時間和程序。如當年預算執行不夠快、結余較多問題,除了預算安排要更加科學以外,有些涉及基建等項目執行中情況發生變化,支出和核算需要一定時間和程序。再如財政周轉金清理事項,因形成時間較久,有的相關資料缺失,清理核實工作難度大。三是遇到特殊困難整改不易推進。如行政事業單位房產產權難以辦理、一些資產難以入賬等問題,主要由于歷史上相關手續不全等原因,按現有政策難以解決;部分地方出借企業應急周轉金,因借款企業經營困難、申請破產等因素無力償還,致使問題難以整改。
四、進一步加強審計整改工作意見
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特別是未整改到位的問題,下一步省政府將督促有關單位和地方采取有力措施,扎實推進整改落實。
(一)進一步加大審計整改推進力度。要求被審計的有關單位對整改未到位事項,單位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掛帥”,責成專人負責落實,切實加快整改進度;主管部門要切實承擔起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的職責;相關職能部門要在職責范圍內及時協助解決整改中遇到的困難。
(二)進一步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堅持“雙整改”標準,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問題根源,深入查找管理漏洞,對癥下藥,完善制度,有效防范同類問題再次發生。由于體制機制等制約引起的,一時難以整改到位的問題,要以整改為契機,加大重要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力度,以改革促規范、促發展。
(三)進一步強化督查和問責。對本次未整改到位事項,省審計廳要梳理清單,緊盯問題落實,持續跟蹤督促。省政府督查室要將未整改的重大事項納入政府督辦范圍,加大督查力度。對虛假整改、拒絕或拖延整改、整改不力的,依據《浙江省審計整改責任追究辦法》進行嚴肅追責問責。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