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審計機關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深入貫徹落實市委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以服務保障“五大發展”示范市建設為目標,堅持依法審計、文明審計,推廣應用大數據審計技術,不斷創新審計方式方法。通過深入推進“有深度、有重點、有步驟、有成效”的審計全覆蓋,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保障作用。6月28日,受廈門市政府委托,陳添友局長向廈門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作了《廈門市審計局2016年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集中體現了上述審計思路,充分反映了廈門市審計工作緊密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取得的積極成效。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堅持“三個區分”的審計工作指導理念。堅持實事求是,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個區分”的重要指示,即“要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既要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也要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堅持全面客觀公正反映成效和問題。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各部門、各單位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持續改善民生,進一步加強財政財務管理,較好地完成市人大批準的市本級財政預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2016年財政管理工作得到中央高度肯定。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對2016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表揚激勵的通報》,我市被列為2016年“財政預算執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國庫庫款管理、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預算公開等財政管理工作完成情況較好的計劃單列市”,并在全國通報表揚。但審計工作報告也反映了一些需要加以糾正和改進的問題,并客觀反映了截止目前各項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對下一步整改提出了意見建議,更有利于推動從體制性、機制性層面避免或防止問題的發生。
三、堅持把推進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作為重中之重。一是組織開展我市促進工業創新轉型穩定增長等33條措施落實情況審計調查。審計調查結果表明,我市各相關部門認真落實33條政策措施,推動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全市工業總體保持平穩增長,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但審計調查發現,仍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1.個別政策制定因沿用上級政策,與廈門企業現狀不盡相符,導致難以落實。如對單位產品能耗超過限額標準的企業要加價征收電價的政策系沿用省政府相關政策條款,而廈門地區不存在淘汰類限制類高耗能企業。2.有的政策因廈門無相關行業標準而無法實施。如開展行業能效對標,對省內行業標桿的本市企業,每家給予50萬元獎勵的政策系沿用省政府相關政策。由于目前國家、省、市對機械、電子等行業沒有相應的行業能耗標準,因此無法界定省內標桿企業的標準,也無法確定受益對象。3.部分政策執行不到位。如市外招標中標獎勵縮小受益范圍,僅對參與我市以外的公開招標中標項目進行獎勵,對采用其他招標方式中標的項目未予以獎勵。二是組織開展對自貿區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調查中。重點調查了廈門市落實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68項重點試驗任務情況、廈門自貿片區2015年45個重點試驗項目和17個自主創新項目情況及2016年105個試點任務進展情況。審計結果表明,廈門自貿片區成立以來,在投資、貿易、金融、創業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取得階段性成效。福建省自貿辦通報的160個創新舉措中,廈門自貿片區有80個,30個屬全國首創。其中“一照一碼”在全國復制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被評為最佳實踐案例之一,兩岸青創基地獲國臺辦授牌“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自貿區各項措施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政策措施落實的整體性、協調性和同步性不強。部門之間相關信息平臺建設標準不統一,相關程序不一致,相關政策措施存在整體性不強、“碎片化”現象,個別項目難以推進、落實。
四、更加關注民生。持續開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促進相關部門規范管理,保障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主要發現安居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不規范,存在勘察、設計、設備采購環節未嚴格執行招投標程序,未嚴格執行施工審批手續,未及時辦理竣工決算,竣工驗收程序倒置等問題。發現55戶被保障對象條件變化后繼續享受保障性住房相關待遇。55戶家庭在輪候期間、承租期間、購買保障性商品房后的收入、房產和資產等條件發生變動,但未及時如實上報,導致其違規享受保障性住房55套。發現835套(間)保障性住房閑置。由于一房型房源需求不足、保障對象自行退出等原因,截至2016年底,已辦理竣工驗收的保障性住房有835套(間)空置超過一年。截至2017年5月底,上述835套(間)空置房源除455套已分配外,剩余380套房源已全部納入選房計劃中。發現由于征拆工作未完成、用地紅線需調整等原因,1,945套保障性住房竣工驗收一年以上仍未辦理產權登記。目前,市建設局已啟動相關工作,將委托市國土局和市規劃局盡快解決上述問題。發現保障房租金及物業管理費欠繳嚴重,涉及金額506.20萬元。其中:914套保障性住房租金收繳困難,欠繳租金共196.15萬元;20個集中建設的安居工程小區物業管理費310.05萬元難以收繳。截至2017年4月底,已收回欠繳租金33.2萬元,收回欠繳物業費99.27萬元。提出了建立跟蹤復核機制、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完善制度和分層保障等審計建議。該項目獲得了廈門市政府張毅恭副市長的批示,批示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高度重視,要求相關部門召開相關會議,并要求責任到人、限期整改。
五、加強資源環境審計。重點調查了2014至2016年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島外九大溪流污染整治截污納管工程情況;廈門坂頭國有防護林場林地出租及租金收支情況。審計調查有效保障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文明建設。如在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審計調查中發現:1、政策執行效果有待增強。一是農村污水治理不徹底。部分未經過化糞池處理的生活污水、養殖污水和農業生產廢水未接入污水管網直接排放。二是農村污水治理各牽頭部門銜接不夠,導致重復建設、后續運行維護不到位、部分區域污水管網建設不夠完善影響污水處理效果。三是農村垃圾治理長效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費工作和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進展緩慢,部分農村環境衛生欠佳,整體觀感較差。2.項目建設進度偏慢。市級安排建設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項目共計606個,截至2017年2月底,尚有534個項目未正式投入運行。3.大量資金結余在區級部門或鎮街。截至2016年底,2014至2016年市區兩級財政安排的農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專項資金結存在區級相關部門或街道,其中:翔安區6,029.84萬元、同安區18,663.51萬元、集美區3,938.09萬元。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