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審計署駐重慶特派員辦事處根據審計工作發展的總體形勢和隊伍年輕的辦情實際,堅持理論研究服務中心工作、面向審計實踐,逐步形成了“一體兩翼”的運行模式,即:以擺脫單純理論研究局限,將理論研究與業務運行有機結合,踐行研究式審計,實現審計作業模式轉型為“一體”;以在研究式審計模式下,抓好宏觀理念思路、微觀方法技術兩個層面的理論研究為“兩翼”,在深化審計理論研究的同時,有效地促進了審計業務發展。
四管齊下,夯實“一體”
為實現理論研究與業務運行有機結合,該辦主要采取4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完善機制夯實基礎。先后出臺了《人才隊伍專業化建設實施意見》、《加強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實施意見》、《建設創新型組織的實施意見》等制度,以較為完善的制度機制建設,為推動研究式審計暢通道路。二是加強組織研究業務。成立了全辦性的政策研究骨干團隊,負責研究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各行業或各領域的專項政策、發展趨勢、前沿觀點等,為重點項目提供專業支持,同時在各處室、各審計組設立專業化小組,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研究,從而構建起了全辦、處室和審計組三級審計業務研究組織體系。三是多措并舉提升能力。利用年初、年中整訓期間等重點時段,多次組織開展“大練兵、大比武”、審計報告(信息)點評、案例教學等活動,選派業務骨干參加署中、高級培訓班、專題研修班、研討會等,以提高其理論素養和分析研究能力。四是強化激勵培養興趣。以年初制定理論研究年度工作要點為抓手,逐層分解任務和責任,納入處室年度考核,確保落實到位,堅持在專網網站上開設理論研究專欄,分享優秀理論研究成果,在辦內定期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和專題征文活動,開展優秀論文評比,以此激勵年輕干部參與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上述措施,該辦從基礎平臺、業務運行、教育培訓、考核激勵等層面,初步構建起了研究式審計的運行機制。深入研究,兩翼齊飛。一是開展方法技術研究。該辦立足現有審計實踐基礎,圍繞信息化、專業化的導向要求,積極總結探索具體領域的審計方法規律。如精心總結投資審計有關經驗,形成的《高速公路績效審計計算機評價指標體系》,被審計署科研所《審計機關審計技術創新發展報告》采用;認真總結水污染防治審計思路方法,應邀在2012年兩岸四地審計研討會上做了專題發言;該辦開展研究式審計的相關做法在特派辦審計理論研究座談會上作為經驗交流;多次承擔署重點課題、協作課題,上報的論文多次被審計署及審計學會、審計科研征文活動采用。
二是開展理念思路研究。該辦在總結探索微觀技術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探尋行業審計的規律,從審計一線的角度,積極為中觀乃至宏觀層面的審計創新提供參考。如:通過總結多年財政審計實踐,形成的《公共資金績效審計總體目標及其實現方式研究》,被中國審計學會評為2014年度優秀審計論文二等獎;積極探索環境審計的新領域,承擔了審計學會協作課題《區域環境審計研究》,研究成果被《審計研究》刊載;組織專人撰寫的《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審計方略——價值、理念和路徑》一文,在2014年第十三屆西部審計理論研討會上進行了研討交流。
通過“一體兩翼”研究模式,重慶辦的審計理論研究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以來,該辦理論研究文章被署網站、《中國審計報》、《中國審計》等署管媒體采用140余篇次。在理論研究出成果的同時,也有效地提升了青年干部的綜合能力,為實現理論研究水平和審計業務水平的雙促進,奠定了良好基礎。(曾穩祥)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