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西安辦在災后恢復重建審計中關注地質災害問題
近兩年來,審計署駐西安特派辦在汶川地震災區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審計中,密切關注地質災害問題,及時建議,并督促受災地區各級政府重視地質災害問題,明確認識,強化責任,有效防范了突發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和損害。
自2009年起,根據審計署工作安排,西安辦承擔陜西省及四川省廣元市災后恢復重建跟蹤審計任務,在審計過程中,西安辦災后恢復重建審計組結合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特點,針對災區多處在山區地帶,地質狀況不穩定,尤其是 “5.12”汶川地震后,地質不穩定情況加劇,引發了部分地區多處災患點,而且使山體表層巖土松動,在降水作用下引發大量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特別在汛期地質災害發生頻次將會增多,防治形勢嚴峻。針對災區上述特殊情況,審計組重點關注了災區地質災害治理情況,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促進地方政府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工作。
西安辦始終把災區地質災害治理項目作為跟蹤審計工作的重點。自2009年11月起,在陜西及四川廣元災區跟蹤審計中,針對地質災害治理情況,及時與國土、氣象、環保等部門溝通情況,全面掌握地質災害點以及居民搬遷避讓點總體情況。采取對比法,了解地質災害點納入災后重建規劃治理情況。針對已納入規劃的災害治理點,跟蹤了解項目資金安排使用,前期計劃及實施情況。針對未納入災后重建規劃的災害治理點,重點了解災害點的隱患及危害。審計調查發現,部分地方政府對安全隱患的危險性認識不夠,存在僥幸心理,部分災害治理點未納入專項治理規劃,災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存在安全隱患。地質災害重建資金安排不合理,資金使用效益低下。由于地質災害質量項目前期工作所需資金高,實施單位無法及時開展前期工作,致使治理工程無法快速開展。針對該類問題,審計組及時以《審計值班信息簡報》的方式報送審計署,敦促地方各級政府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確保災民生命財產的安全。2010年4月,審計組在掌握災區各縣區地質災害治理總體情況及實施進度后,又及時了解部分由省級機關實施的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如物資救災儲備庫,自然災害綜合應急指揮系統等項目建設情況。審計組在調查中發現,部分項目由于技術要求較高,項目實施進展緩慢。針對該問題,審計組以審計要目的方式報送審計署,提出合理化建議,督促項目建設單位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及早預警地質災害情況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在現場審計中,西安辦結合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項目的特點,組織審計人員采取查閱資料與現場察看結合的方式,實地了解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在地震極重災區青川縣工作的審計人員,多次前往該縣部分地質災害居民搬遷避讓點,同當地鄉、村政府人員座談,走訪搬遷居民家庭,了解災民搬遷情況及搬遷后生活狀況。針對部分災民存在的政策疑惑,以及搬遷中存在的一些部門協調問題,審計組以審計建議的方式將問題及時提請所在地縣政府,由縣級政府出面協調居民搬遷問題。對一些存在實際困難的居民戶,由縣政府采取多種措施,盡可能的確保受災群眾的安全問題。
災后恢復重建審計督促了受災地區各級政府重視地質災害問題,明確認識,強化責任,有效防范了突發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和損害。近期的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對災區地質災害治理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也展現了審計人員提出地質災害問題,督促各級政府提前預防,發揮的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作用得到驗證。( 胥連碧)
自2009年起,根據審計署工作安排,西安辦承擔陜西省及四川省廣元市災后恢復重建跟蹤審計任務,在審計過程中,西安辦災后恢復重建審計組結合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特點,針對災區多處在山區地帶,地質狀況不穩定,尤其是 “5.12”汶川地震后,地質不穩定情況加劇,引發了部分地區多處災患點,而且使山體表層巖土松動,在降水作用下引發大量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特別在汛期地質災害發生頻次將會增多,防治形勢嚴峻。針對災區上述特殊情況,審計組重點關注了災區地質災害治理情況,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促進地方政府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工作。
西安辦始終把災區地質災害治理項目作為跟蹤審計工作的重點。自2009年11月起,在陜西及四川廣元災區跟蹤審計中,針對地質災害治理情況,及時與國土、氣象、環保等部門溝通情況,全面掌握地質災害點以及居民搬遷避讓點總體情況。采取對比法,了解地質災害點納入災后重建規劃治理情況。針對已納入規劃的災害治理點,跟蹤了解項目資金安排使用,前期計劃及實施情況。針對未納入災后重建規劃的災害治理點,重點了解災害點的隱患及危害。審計調查發現,部分地方政府對安全隱患的危險性認識不夠,存在僥幸心理,部分災害治理點未納入專項治理規劃,災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存在安全隱患。地質災害重建資金安排不合理,資金使用效益低下。由于地質災害質量項目前期工作所需資金高,實施單位無法及時開展前期工作,致使治理工程無法快速開展。針對該類問題,審計組及時以《審計值班信息簡報》的方式報送審計署,敦促地方各級政府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確保災民生命財產的安全。2010年4月,審計組在掌握災區各縣區地質災害治理總體情況及實施進度后,又及時了解部分由省級機關實施的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如物資救災儲備庫,自然災害綜合應急指揮系統等項目建設情況。審計組在調查中發現,部分項目由于技術要求較高,項目實施進展緩慢。針對該問題,審計組以審計要目的方式報送審計署,提出合理化建議,督促項目建設單位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及早預警地質災害情況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在現場審計中,西安辦結合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項目的特點,組織審計人員采取查閱資料與現場察看結合的方式,實地了解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在地震極重災區青川縣工作的審計人員,多次前往該縣部分地質災害居民搬遷避讓點,同當地鄉、村政府人員座談,走訪搬遷居民家庭,了解災民搬遷情況及搬遷后生活狀況。針對部分災民存在的政策疑惑,以及搬遷中存在的一些部門協調問題,審計組以審計建議的方式將問題及時提請所在地縣政府,由縣級政府出面協調居民搬遷問題。對一些存在實際困難的居民戶,由縣政府采取多種措施,盡可能的確保受災群眾的安全問題。
災后恢復重建審計督促了受災地區各級政府重視地質災害問題,明確認識,強化責任,有效防范了突發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和損害。近期的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對災區地質災害治理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也展現了審計人員提出地質災害問題,督促各級政府提前預防,發揮的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作用得到驗證。( 胥連碧)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