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昆明辦在新農保審計調查中創新計算機審計方法成效良好
日前,審計署駐昆明特派辦在某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基金專項審計調查中創新計算機審計方法,綜合運用多種系統測試工具,結合檢測結果發現系統漏洞并查實了重復發放養老金、重復參保等問題,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是通過Dede反編譯軟件對數據檢驗程序進行反編譯發現新農保過渡信息系統漏洞。截至審計調查時,該省新農保信息系統一直處于開發階段尚未投入使用,各新農保試點縣使用過渡信息系統錄入新農保信息和使用數據檢驗程序檢驗新農保參保信息數據是否正確。審計人員通過Dede反編譯軟件對數據檢驗程序進行反編譯后發現該過渡信息系統存在身份證號碼準確性驗證缺失和不能檢測銀行賬號重復錄入的漏洞問題。
二是運用DJ Java Decompiler進行白盒測試發現正在開發的新農保信息系統存在功能缺失。針對正在開發的新農保信息系統使用J2EE平臺和JAVA軟件開發語言的特點,審計人員選用DJ Java Decompiler專業白盒測試平臺針對JAVA語言編寫的軟件功能進行檢測,同時緊扣《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的內容和重點,對信息系統是否建立了相應的新農保功能模塊,系統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分工、授權及牽制是否合理等進行逐項測試,發現新農保信息系統缺乏驗證新農保參保人員是否同時參加城鎮養老保險的功能,容易造成重復參保的情況。
三是結合系統檢測結果分析和發現系統漏洞,通過延伸審計,查實問題。一是針對新農保過渡信息系統身份證號碼準確性驗證缺失和不能檢測銀行賬號重復錄入的問題,審計人員通過編寫SQL語句查詢參保人員檔案,發現該省部分新農保試點縣共向122人重復發放新農保養老金的情況;二是針對新農保信息系統缺乏驗證新農保參保人員是否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問題,審計人員利用姓名和身份證等關鍵字段關聯新農保養老金領取人員數據和城鎮職工退休人員數據,發現部分新農保試點縣31人在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養老金的同時,又領取新農保養老金、747人在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同時,又參加新農保。以上問題通過延伸審計調查,抽查相關人員后,使問題線索得到確認。
針對審計調查發現的上述問題,審計組向該省主管新農保的部門提出了在正在開發的新農保信息系統中增加對身份證準確性驗證和領取養老金情況進行監控的功能,同時增加驗證城鎮職工是否參加新農保的模塊杜絕漏洞的建議。新農保主管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并及時采納了審計建議。
一是通過Dede反編譯軟件對數據檢驗程序進行反編譯發現新農保過渡信息系統漏洞。截至審計調查時,該省新農保信息系統一直處于開發階段尚未投入使用,各新農保試點縣使用過渡信息系統錄入新農保信息和使用數據檢驗程序檢驗新農保參保信息數據是否正確。審計人員通過Dede反編譯軟件對數據檢驗程序進行反編譯后發現該過渡信息系統存在身份證號碼準確性驗證缺失和不能檢測銀行賬號重復錄入的漏洞問題。
二是運用DJ Java Decompiler進行白盒測試發現正在開發的新農保信息系統存在功能缺失。針對正在開發的新農保信息系統使用J2EE平臺和JAVA軟件開發語言的特點,審計人員選用DJ Java Decompiler專業白盒測試平臺針對JAVA語言編寫的軟件功能進行檢測,同時緊扣《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的內容和重點,對信息系統是否建立了相應的新農保功能模塊,系統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分工、授權及牽制是否合理等進行逐項測試,發現新農保信息系統缺乏驗證新農保參保人員是否同時參加城鎮養老保險的功能,容易造成重復參保的情況。
三是結合系統檢測結果分析和發現系統漏洞,通過延伸審計,查實問題。一是針對新農保過渡信息系統身份證號碼準確性驗證缺失和不能檢測銀行賬號重復錄入的問題,審計人員通過編寫SQL語句查詢參保人員檔案,發現該省部分新農保試點縣共向122人重復發放新農保養老金的情況;二是針對新農保信息系統缺乏驗證新農保參保人員是否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問題,審計人員利用姓名和身份證等關鍵字段關聯新農保養老金領取人員數據和城鎮職工退休人員數據,發現部分新農保試點縣31人在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養老金的同時,又領取新農保養老金、747人在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同時,又參加新農保。以上問題通過延伸審計調查,抽查相關人員后,使問題線索得到確認。
針對審計調查發現的上述問題,審計組向該省主管新農保的部門提出了在正在開發的新農保信息系統中增加對身份證準確性驗證和領取養老金情況進行監控的功能,同時增加驗證城鎮職工是否參加新農保的模塊杜絕漏洞的建議。新農保主管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并及時采納了審計建議。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