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武漢辦以優秀審計項目為標桿強化審計業務管理
自審計署2003年開展全國優秀審計項目評審以來,審計署駐武漢特派辦實施或參與實施的審計(調查)項目有7個優秀、5個表彰上榜,在特派辦系統名列前茅;審計署組織的效益審計項目成果展評,有兩個項目獲二等獎,獲獎項目涵蓋了財政、金融、企業、投資、社保、行政事業等多個行業和領域。幾年來,武漢辦以優秀審計項目評審標準作為審計業務管理的標桿,質量控制長抓不懈,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審計工作的力度和深度明顯加大。該辦取得成績的關鍵是抓好了“四個建設”。
抓好組織建設,強化審計業務管理組織領導。為加強對審計業務管理和質量控制工作的領導,武漢辦成立了由特派員擔任主任、其他辦領導擔任副主任、各處室負責人擔任委員的審計質量檢查委員會,辦事機構設在法制處。審計質量檢查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組織開展審計項目質量檢查,不定期地開展對重要審計項目的質量檢查,加強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評估和追究審計項目質量責任。對審計組組長及成員、業務處負責人、審計復核(審理)機構負責人執行審計法及實施條例、國家審計準則、審計署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規定的情況進行評估,對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行調查,視情節輕重予以嚴肅處理;開展優秀審計項目評審。根據《審計署優秀審計項目評選辦法(試行)》和武漢辦有關規定,在辦內對年度審計項目進行評定和篩選,擇優推薦參加審計署全國優秀審計項目評審。
抓好制度建設,全面規范審計質量專業標準。為使審計業務管理和質量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武漢辦在審計署制訂的準則框架內,結合自身實際全面細化審計質量專業標準、構建審計業務管理制度體系,并根據審計工作發展變化及時作出修訂和調整。推行審計項目質量分級負責制,通過制訂《審計項目質量責任制(試行)》,明確了從審計組成員、審計組組長到審計業務部門負責人、辦領導在執行審計項目過程中應盡的職責、承擔的責任和相應的追究辦法。建立健全審計業務管理內部約束機制,在審計署頒布《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試行)》后,對原有的關于審計業務、綜合管理的制度逐步修訂完善,健全了審計復核、處室目標考核、優秀項目評選、審計業務會議等內部約束機制。制訂審計業務模板,統一規范審前調查記錄、審計日記、審計工作底稿、審計業務會議記錄、審計復核(審理)臺賬等審計文書格式,促進審計人員審計行為的標準化和規范化。
抓好流程建設,突出重點環節著力貫徹落實。為使審計質量控制落到實處,武漢辦突出審計業務管理重點環節,著力強化審計流程建設。每年開展一項貫穿全年的審計業務管理主題活動,如“嚴謹細致,提高質量”年、“提升層次,強化分析”年、“學習業務,規范流程”年、“強化責任,提高效率”年,通過制訂活動細則,搭建審計質量控制工作平臺。根據年度項目計劃,每年年初制訂年度審計質量控制實施意見,如選定部分重點項目,對現場質量檢查、審計業務會議、審計復核(審理)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辦領導和復核人員深入一線開展審計現場質量檢查,督促審計組加強審計現場業務管理,規范審計行為,將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審計質量狀況定期通報,將審計質量檢查和審計復核中發現的審計質量問題進行歸納分析,每個季度在全辦范圍內書面通報一次,每年至少在全辦大會上通報一次,起到典型引路和集中整改的雙重作用。
抓好技術建設,應用AO系統控制審計質量。為提高審計質量控制工作效率,武漢辦通過強力推廣應用現場審計實施系統(AO),借助計算機審計系統為審計質量控制提供技術支持,將AO系統的運用貫穿于審計項目的始終。在審計方案中必須有應用AO系統的量化指標,在審計實施階段必須運用AO系統采集的數據建立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和審計情況數據庫,在審計結束階段對審計人員運用計算機管理和控制審計過程的情況進行量化評定。同時,將AO系統的應用納入主審負責制的任務內容,由主審規范審計公文及審計項目文檔用語,并輸入AO系統,然后打包傳送給審計組全體成員,審計組全體成員根據承擔的審計事項,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形成審計工作底稿,定期回傳給主審,審計組長和主審借此可以對審計人員進行實時管理,提高審計質量控制的時效性。(舒立志)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