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豐富干部職工文化生活,促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審計署京津冀辦利用自身技術資源,創新圖書室管理機制,“零成本”設計開發出數字化圖書管理軟件,總體提升了圖書室的使用效率和服務質量,為全辦干部職工帶來了舒適便捷的圖書暢讀新體驗。
一、厲行勤儉節約,堅持自主開發
為進一步落實好各級政府過“緊日子”要求,京津冀辦圍繞節約型、學習型、創新型機關建設目標,設計開發出集“動態書單”“書目查詢”“圖書借閱”“續借歸還”“新書上架”“信用計算”“統計助手”等七大功能于一體的圖書管理軟件,實現圖書室由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轉變,有效解決了圖書室管理手段落后、藏書底數不能動態更新、圖書借閱使用率不高等現實困境。
二、電腦替代人工,提升前端服務
在過去的手工管理模式下,讀者難以精確查詢目標書籍的流轉狀態、實時了解庫存數量和精準定位存放位置,制約了圖書室管理精度和使用效率。京津冀辦創新思路,積極搭建面向讀者的圖書管理信息平臺,將圖書查詢、借閱、續借、歸還等服務搬至“線上”,讀者通過掃借閱證碼進入個人賬戶,再通過掃描書籍ISBN碼,實現了借閱、歸還信息快速錄入功能,檢索查詢擬借書籍只需在電腦上一鍵操作便可精準確定擺放位置,極大提升了圖書室管理精度和使用效率。
三、線下搬至網上,做好后端維護
囿于圖書室對人工操作的高度依賴,在新系統啟用前,圖書室對新采購書籍的信息錄入主要靠管理員手動填制完成,書籍更新維護的人工成本較高。為將圖書管理員從大量的錄入工作中解脫出來,京津冀辦將現代化的網絡平臺與計算機技術有機結合,實現了圖書管理軟件后端連接當當網頁實時獲取圖書書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的功能突破,通過對新書掃碼一鍵捕捉書名、作者、出版社等書籍信息并自動寫入圖書室藏書目錄,為圖書室后續的規模擴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四、深度數據挖掘,優化服務品質
為滿足干部職工的多樣化需求,踐行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圖書室積極投身數據挖掘,通過統計助手的反饋數據不斷升級服務品質。一是為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激勵全員積極參與閱讀并做到常借常還,軟件根據圖書借、還及查詢數據生成讀書達人榜、個人信用排行榜、推薦人排行榜等匯總數據,促進形成“借閱-歸還-推薦-交流-再借閱-再歸還”的良性循環;二是為進一步增加讀者借閱體驗舒適度,軟件根據不同書籍借閱頻度生成了受歡迎圖書榜單,圖書室依據榜單內容將受歡迎圖書調整至不需爬高或彎腰便可取到的位置;三是為進一步提升個性化服務品質,避免形成信息孤島,軟件深度挖掘讀者查詢信息形成建議購書單,被檢索5次以上未果的圖書,將自動列入擬購書單,圖書室在充分考慮各項因素后履行審批程序予以購置。(劉莎)
責任編輯:歐立坤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