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象山縣委、縣政府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高度重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兩辦《規定》,積極落實省委、市委主要領導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加強機構和隊伍建設,做到任前有告知、年度有自檢、任中有審計、離任有交接,推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穩步發展。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建設。5名;特聘2名年薪制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編制有限的情況下創新途徑。同時,根據工作需要,將縣財政局、發改局列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逐步形成了較為健全的協作配合機制。
象山縣委、縣政府在經濟責任審計專職機構的設置、人員編制、經費保障等方面給予高度重視。在全市各縣市區中率先配備專職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副局長級);批準設立縣經濟責任審計服務中心、整改督查科,增加事業編制二是加強教育培訓力度。2011年開始,先后組織新提任的鎮鄉(街道)和縣級部門黨政正職領導干部6批次82人到審計局,以面對面的形式進行經濟責任告知,并由紀委、審計、財政、發改等部門負責人培訓授課,組織部部長親自參會并與培訓對象簽訂承諾書。同時,會同組織部匯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知識讀本5冊,發放到相關領導手中,對增強領導干部依法依規行使行政權力,防范廉政風險,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從三是實施負面清單評分。19個單位的22名領導干部進行“負面清單”評分,其中被評定為“C”、“D”層級的干部7名。組織部長親自與相關干部談話,要求正視問題,認真整改,并對問題較多的單位進行上門督改。
建立經濟責任審計“負面清單”制度,根據被審計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形成領導干部經濟責任“負面清單”,對照清單分類問責,督促抓好整改,對情節特別嚴重的,提請誡勉談話。二年來,共對四是探索創新審計模式。1+N+X”的方式開展經責審計新模式。其中,“1”為部門本級,“N”為部門下屬財務獨立的經濟體,“X”為若干個專項調查。即對一個主管部門開展審計,同時延伸審計半數以上下屬單位,并開展若干個專項調查。今年安排的民政局、衛計局、經信局3個部門領導經濟責任審計,就同時開展了全縣養老機構、全縣行業協會、全縣醫療系統設備運行情況、工業強縣政策落實情況、去產能政策落實情況等5個專項調查。并要求全年延伸審計下屬單位不少于100家,從而更加全面準確地把握部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
為進一步深化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強化權力監督,將事權、財權相結合,圍繞權力運行軌跡,從決策事項開始審計,以部門預算審計結果作為履責評價基礎、以行業(系統)重要政策執行情況和重大專項資金分配使用審計為主線,對下屬單位多、經濟體復雜的部門,探索采取“五是重視整改督查力度。2016年首次與紀委、組織部、縣府辦、財政局聯合開展審計整改督查工作,得到縣委書記葉劍鳴“縣審計局這項工作抓得準、抓得好”和常務副縣長陳興立的肯定。(葛華慧)
縣委出臺的《加強黨政正職監督管理實施意見》和《象山縣委關于加強縣管黨政正職監督管理的若干意見》將審計整改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審計局設審計整改督查科,實施審計整改督查管理系統,由專人負責落實經責審計整改督查工作。【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