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審計廳積極構建審計數據體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指出,要構建大數據審計工作模式,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提高審計能力、質量和效率,擴大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審計機關應當適應大數據審計需要,構建國家審計數據系統和數字化審計平臺。江蘇省審計廳把“大數據分析”作為審計工作新常態,不斷探索開展大數據審計,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是不斷推進審計數據歸集。30TB。
該廳積極與江蘇省財政廳、人社廳、地稅局、工商局、質監局、省級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等部門溝通、協調,通過建立聯席會議、簽訂數據共享合作協議等方式,不斷推進數據歸集,豐富數據資源,初步建立起省級審計數據資源體系,為組織數字化審計提供了基礎數據。目前已歸集省地稅、社保、公積金、財政、質監局、工商等行業數據及省級預算單位的財務數據近二是逐步構建審計電子數據采集機制。200人;三有制度,該廳制定了《江蘇省審計機關審計電子數據管理辦法》和《江蘇省審計機關審計電子數據采集報送管理辦法》,數據采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四有標準,先后編制了《數據采集報送操作指南》《數據采集標準》《數據匯總校驗流程》,有效指導一線采集工作;五有培訓,組織3期審計數據采集高級進修班,培養了省、市、縣三級150名業務人員;六有工具,自主開發了審計數據智能采集工具,并在全省試用,為基層一線人員提供便捷采集途徑。
經過一年的努力,常態化、規范化的審計電子數據定期采集“六有”機制正在逐步建立。一有機構,省、市兩級審計機關都成立了數據辦,專門協調、負責數據采集;二有團隊,全省各級審計機關的業務骨干、計算機骨干共同參與數據采集,參與總人數接近三是積極探索大數據審計模式。4.35TB全省地稅集中數據、121家省級一級預算單位、200余家二級預算單位的財務數據和預決算數據以及全省財政收支等各類數據362套;共使用了11大類554個審計方法模型,提高了運用大數據技術查核問題、評價判斷、宏觀分析的能力,建立起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大數據審計模式。(陳烜松 于微偉)
該廳建成數字化審計分析平臺及行業分析子系統,為審計業務的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系統建成以來,共采集、處理、轉換【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