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衢江:審計加快推動生態保護補償監管 助力精準脫貧
近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審計局在對2016年財政“同級審”子項目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專項審計調查進行整改回訪時發現,衢江區政府、林業局、財政局等部門認真落實審計整改,健全和完善保護公益林資源的長效機制,有效地推動了生態脫貧,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去年10月,衢江區審計局在開展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專項審計調查中,針對發現的專項資金監管力度有待加強,長效管理機制尚未完善等問題,撰寫了《衢江區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監管亟待加強》《衢江區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村級管理亟待規范》等多篇專報。
審計發現的問題和提交的專報得到衢江區高度重視,區林業局會同區財政局等部門研究審計整改事項,并通過三項舉措推動整改落實。
一是及時修訂完善制度,扎實做好基礎工作。
修訂完善《衢江區森林生態效補償基金管理實施細則》和《衢江區公益林護林員管理實施細則》有關條款,進一步細化和落實管護制度,明確護林員的管護責任,增加制度透明性、可操作性。對公益林資金發放、護林員考核實行動態管理,對該區考核不合格或選聘條件不符的護林員,及時通知相關鄉鎮予以解聘。二是強化監督檢查,保證資金使用安全。100畝以上生態公益林的村兩委干部及其家屬進行核查。同時,按照“村賬鄉管”的要求,將村集體補償資金全部劃撥到鄉鎮財政專戶,并督促全區21個鄉鎮將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納入重點監督范疇,從嚴監督各村的資金使用。
區林業局會同區財政局共同制訂和完善公益林補償資金檢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開展聯合檢查,跟蹤資金使用管理,重點加強對享受補償面積三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確保資金足額到位。3個鄉鎮5個行政村未按規定落實補償政策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重新制訂資金分配方案,落實公益林補償資金建卡到戶、發放到戶。同時,充分發揮鄉鎮林業站和基層林技員的作用,及時準確收集基礎資料,指導各行政村做好補償資金分配方案制訂,發放清單編制、公示及資金使用等工作,確保資金及時、準確發放。(周渝)
區林業局牽頭制定相關責任追究制度,對該區【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