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審計局認真落實市領導指示要求 積極構建審計全覆蓋長效機制
為貫徹落實東峰市長關于“加快審計頻次,增加審計深度,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健全監管制度和長效機制,推進審計全覆蓋”等系列指示精神和市政府第77次常務會議、市政府黨組會議工作部署,同時作為落實《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的重要抓手,天津市審計局就審計全覆蓋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和細致安排,編制了《關于建立健全審計全覆蓋長效工作機制的方案》,自2017年在全市審計機關推行。審計全覆蓋長效機制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站位高。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市委、市政府、審計署的決策部署,著眼于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職能作用,牢固樹立和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和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推進審計改革創新,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是對中長期審計工作的謀篇布局。二是范圍廣。
堅持全面覆蓋、突出重點,拓寬審計視野,完善審計機制,將市級預算單位、市屬國有企業、區人民政府、重點公共和民生資金、重大公共投資項目以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全部納入審計覆蓋范圍,對審計對象實行分類管理,努力做到應審盡審,不留盲區和死角。三是頻率快。
統籌運用經常性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兩種方式,針對不同的審計對象,采取不同的頻率和組織形式,實現對所有聯網單位每年覆蓋一次、最長兩年覆蓋一次,對經濟責任審計對象五年內至少覆蓋一次。兩種審計方式實現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確保審計全覆蓋有重點、有步驟、有深度、有成效。四是招法新。
創新審計手段和技術方法,以聯網實時審計大數據為支撐,采取非現場數據分析比對與現場核查問題線索相結合的方式。創新審計項目的組織方式,增加全市或全局統一組織的“大項目”,均衡配置審計力量,再造審計業務流程,提升審計的層次和質量。創新審計項目的實施方式,通過“上審下”、“聯合審”或“交叉審”,提高審計的權威性、獨立性。五是保障全。
一要充分發揮聯網和大數據優勢。持續推進聯網單位擴面,加快二、三級單位聯網,及時發現和鎖定問題疑點,為現場審計提供有力支撐和準確“向導”。二要整合全市審計人力資源。通過整合資源,彌補人員數量和專業能力不足。三要運用好外部協同機制。加強與組織、紀檢、巡視、檢察、國資監管等執紀執法部門的協調配合,注重需求溝通、線索交換、案件移送、成果共享和結果運用,形成工作合力,增加審計全覆蓋的深度。(張穎)【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