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審計局首次運用地理信息技術(GIS)對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進行審計
為適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多、規模大、投向散的特點,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今年,江蘇省南京市審計局在對市第七期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中,以地理信息科學為依托,以信息技術、空間技術、數據分析技術為手段,對項目申報和建設管理情況進行審計,這在該局尚屬首次。
審計中,根據農林水主管部門提供的有關農林水項目的GPS資料,按照項目的點、線、面等不同性質設定距離、長度、面積及拐點間距等篩選條件進行初步分析,從而發現疑點,并結合現場實地調查,提出針對性建議。
通過對GPS系統審計發現:項目GPS數據不完整;竣工驗收環節GPS數據缺失,造成僅有的規劃設計環節GPS數據不具可比較性;規劃設計環節GPS數據不完備,對面性工程未提供頂點、拐點坐標和閉合面面積;部分項目GPS數據不準確。
為此,審計建議:一是完善項目管理GPS數據采集工作。在規劃設計和竣工驗收環節均要提供GPS數據,點性工程提供坐標,線性工程提供起止點坐標和工程長度,面性工程提供頂點、拐點坐標和閉合面面積。二是加強竣工驗收環節GPS數據比對工作。通過對規劃與竣工GPS數據重合性分析,防止項目易地建設。三是加強立項環節GPS數據綜合利用。通過對GPS數據重合性分析,防止項目重復申報、拆解申報、多頭申報。(劉平)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