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江陰:四方聯動同審計 分工合作破難題
近年來,江蘇省江陰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形成了組織部負責組織協調并利用審計監督結果監督管理領導干部、紀委(監察局)負責廉政責任考查、農工辦負責發展責任考評、審計局負責經濟責任審計,四方聯動,破解難題,高效整合監督資源,構筑全方位的經濟責任審計監督模式。
四方聯動共同審計
江陰的經濟責任審計監督模式中的顯著特點就是市委統一領導,市委常委掛帥,組織部協調,四個部門整體聯動,資源深度整合,提高監督效能,減少對被審計對象的干擾,共同做好領導干部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工作。
明確分工,形成合力。根據分工,組織部負責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工作的牽頭和協調,確定審計對象,下達審計委托書,匯總其他三個部門的審計監督報告,分別送達市委書記、副書記、分管市領導以及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領導。最后,利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的結果來考核評價領導干部,并將其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紀委(監察局)負責通過個人自查、座談了解、述廉評廉等形式,對審計監督對象開展廉潔責任考查。在廉潔自律考查中,除了關注領導干部履行“一崗雙責”的情況,重點考查看得見摸得著的內容,如住房、交通工具、收受禮金有價證券、兼職從事有償中介等情況??疾榻Y束后,向組織部提交廉潔自律情況考查報告。
農工辦負責對鄉鎮(街道)的經營成果、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情況進行發展責任考評??荚u的內容包括經營成果、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農村集體凈資產等5個方面,并突出開票銷售、應納稅金、實交稅金等硬性指標,最終量化反映領導干部任期內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荚u結束后,向組織部提交鄉鎮企業經濟發展和農村集體資產情況考評報告。
審計局負責對各審計對象的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對鎮黨委書記、鎮長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關注內控制度執行、關注建設項目決策、建設程序執行、關注鎮投資公司的資產負債損益等十個方面,突出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建設程序、土地的出讓及出讓金的使用和政府負債情況三個重點。對機關部門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突出審計各項財政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重點揭示大手大腳,鋪張浪費,亂收、亂支、亂用等問題。審計結束后,向組織部提交經濟責任審計報告。
這種分工合作的模式能夠確保每個部門在自己所負責的方面都是專業的,能夠各自發揮自身的最大長處,取得最好的效果。
聯合進點,減少干擾。江陰市作為全國百強縣之首,經濟體量巨大。各機關部門和鄉鎮(街道)承擔了協調各方、招商引資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等眾多事項,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如果按照通常的方式,各個部門根據自己的職權分別對其進行考查、考評和審計等監督工作,會更加增加其工作負擔。為了避免繁瑣,防止各搞一套,減少對被審計單位及相關領導的干擾,讓其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也為了監督部門集中力量,提高工作效能,江陰市經濟責任審計監督一般采取聯合進點的方式進行,集中各監督部門在一個集中的時間段內完成對被審計單位及其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監督。
三位一體,聯合進點,各部門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監督網絡。
線索傳遞,互通有無。江陰市堅持紀委(監察局)的廉潔自律考查、農工辦的發展責任考評和審計局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同步進行,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有效避免考查、考評、審計結果以偏概全、相互矛盾等情況的發生,使審計監督的結果更加真實可靠,提高權威性。
在審計進點前,紀委(監察局)的考查組會通過紀檢信訪和廉政檔案了解被審計人的相關情況,并將與考評和審計有關的情況通報給考評和審計部門,要求在考評和審計過程中予以重點關注。
在審計過程中,不定期地召開碰頭會。碰頭會上各個部門根據自己的分工,介紹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提出需要其他部門予以協調配合的事項,及時溝通發現的相關問題和線索。如果有需要引起面上注意的或者有深層次問題的,在第一時間內向經濟責任審計監督領導小組反映。形成了線索傳遞,互通有無,協同調查的良好機制。
各部門監督資源互通共享,結論互相印證,做到了審計監督綜合評價客觀公正。
分工合作破解難題
江陰市的經濟責任審計監督模式以部門聯動,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破解了經濟責任審計監督中的諸多難題。
破解被審計對象覆蓋面不足的難題。根據江陰市委《關于對市管主要領導干部實施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的意見》的規定,江陰市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的對象包括鎮黨委書記、鎮長、市級機關各部門和市有關直屬單位的正職領導、市直屬黨委企業的法人代表,以及雖然不是正職但明確是主持工作的副職領導,其中包括離任審計監督和任中審計監督。從江陰市11年的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的實踐來看,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等四套班子的辦公室,市委常委兼職的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等部門,市紀委、組織部、農工辦等審計監督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只要是其財政財務管轄權限在江陰市本級、有簽字權的領導干部在離任時或任職3年后,統統都要接受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沒有一個例外,做到了全市域全覆蓋,徹底破解了經濟責任審計監督對象覆蓋面不足的難題。
破解村級集體資產審計監督不到的難題。改革開放30年,江陰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據統計顯示,2008年,全市258個行政村(含居委)集體總資產達149.49億元,村均約5800萬元;凈資產達128.74億元,村均近5000萬元;村級開票銷售收入2787億元,村均10.8億元;村級實交國、地稅稅金63.76億元,村均近2471萬元;村級可支配收入達20.41億元,村均791萬元。這些村級集體經濟有著這么大規模的經濟體量,對其審計監督勢在必行。而與此矛盾的是:對村級集體資產的監督,審計機關并無權限。
江陰市創新性地把村級集體資產監督工作交給負責農村工作的農工辦負責,以考評的形式對村級集體資產和負債情況進行監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填補了審計監督的空白,徹底破解了審計監督對村級集體資產覆蓋不到的難題。
破解廉潔自律情況審計監督不力的難題。按照經濟責任審計的法律法規的要求,需要對被審計對象遵守國家財經法規和與財政財務收支有關的廉政規定的情況進行評價。而對于這部分審計內容,審計局主要是通過查賬和召開座談會等形式來發現有關問題,由于受到審計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一直未能做深做透。對此,江陰市創造性地通過紀委(監察局)對領導干部任期廉潔自律情況進行考查,并將其作為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江陰市通過紀委(監察局)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進行考查,徹底破解了經濟責任審計監督過程中對廉潔自律情況審計監督不力的難題。
破解審計監督結果運用渠道不暢的難題。一直以來,江陰市委都把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的結果作為干部實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并納入到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中。市委朱民陽書記在市委擴大會議上專門指出:“繼續抓好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重點抓好領導干部任中審計工作,形成和完善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機制,將審計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痹诮幨形?004年制訂和修訂的《江陰市“公推競崗”選拔市管領導干部暫行辦法》等14個有關干部工作的文件中,均把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對領導干部考核、監督和管理的一項重要手段,并把審計結果作為領導干部考核評價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通過組織部門將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結果大量運用在干部考核評價和選拔任用中,徹底解決了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結果運用渠道不暢的難題。
11年來,江陰市一共對市管主要領導干部實施了332人次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的概念已經逐步深入人心,絕大多數領導干部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認識,從初期比較生疏,不大理解,到現在普遍認同,主動配合。近三年共對129名市管主要領導干部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平均每年接受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的干部43名,約占全市市管主要領導干部的30%,通過審計查糾違規金額3.01億元,管理不規范金額3.24億元。通過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全市領導干部進一步增強了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了規范執行財經紀律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了經濟責任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了廉潔自律的意識,達到了以審計監督為手段,服務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科學發展的目的。(胡東杰)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