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田:利用內審機構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取得顯著成效
為強化內部審計監督職能,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克服當前國家審計部門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任務與人員力量不足、審計監督的覆蓋面偏窄和時效性不強等矛盾。今年初,浙江省青田縣審計局積極創新監督模式,充分利用全縣各單位內審機構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促進各單位加強財政財務管理。根據上級審計機關對縣直部門和各鄉鎮黨委政府等縣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業務操作要求,結合本縣實際情況,由縣審計部門認真制定了《經濟責任內審的實施方案》,并由政府轉發各單位內審機構貫徹執行實施。通過縣直機關部門、群眾團體、事業單位、臨時機構及鄉鎮政府等101個一級預算單位的內審機構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進行的自查與交叉互審、重點抽查工作,查出預算編制執行、財政財務收支、債權債務管理、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執行、基本建設項目管理、對下屬單位的監管以及廉潔自律情況等八個方面的有問題金額3498.6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18856.6萬元。各部門和單位針對內審發現的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95個,切實規范財政財務管理行為。
為組織人事部門加強干部管理監督提供依據??h委縣政府要求組織、人事部門要高度重視內審結果,把內審成果運用到干部選拔任用和監督管理領域,明確指出要把這次內審情況作為組織部門今年屆中干部調整的重要依據之一,并納入到領導干部的年度考核評價體系之中??h紀檢、監察部門要明確各單位紀檢干部在這次內審工作中的職責,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職瀆職、擠占、挪用、截留、貪污國有資金的違紀違法行為,嚴肅追究違紀違法人員的責任,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加強干部監督、維護財政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全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為內審人員搭建學習與交流平臺。開展全縣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內部審計工作,一方面為各單位內審及財務人員搭建了學習與交流平臺,目前不少鄉鎮、部門財務人員為近年新錄用人員,工作經驗與能力相對不足,開展內審工作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深入學習財經法律法規的機會,通過交叉互審既促進了學習與交流,又實現了“以彼之長,補己之短”;另一方面通過細致深入的自查、互審與重點抽查工作,查錯糾弊,“互相挑刺”,對強化各單位內部審計監督職能,加強內控制度建設,規范財政財務管理行為,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蔣獻平)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