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應城審計局連續三屆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近年來,湖北省應城市審計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創新文明創建工作模式,全面開展文明審計,文明創建成果得到了進一步鞏固提高。1月20日,該局被中央文明委表彰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這是該局連續第三屆榮獲這一稱號,是湖北省唯一獲此榮譽的縣級審計機關。該局文明創建的主要做法是:
落實以人為本理念,提高全員綜合素質。以“文明創建為了審計人,文明創建依靠審計人,創建成果由審計人共享”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建設一支“學習型、廉潔型、專家型”文明審計隊伍。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積極組織開展了以政策理論、職業道德知識、業務知識、審計信息化知識和公文信息寫作為內容的“五訓”;建立激勵機制,對職工晉升自學考試學歷和專業技術職稱、文化藝術作品獲取獎項、職工子女考取大學及美化、凈化、綠化工作生活環境成績突出者,實行 “四獎”;開展“文明審計股室”、“文明審計組”、“文明審計員”的“三評選”,進一步提高了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學習熱情。
創新發展文明審計,轉變創建工作模式。以文明審計的創新發展為主要動力,著力制度創新,實現用制度管人管事,推進了文明創建工作深入發展。圍繞“依法、程序、質量、文明”要求,實行了審計綜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審計行政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追究制等,規范了文明審計行為;圍繞勤政廉政要求,實行了審前公示制、雙向承諾制、廉政回訪監督制,強化了文明審計作風;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把幫助被審計對象改善和提高管理水平納入了審計報告內容,實行了首問負責制,做到“一審二幫三促”,加強了文明審計服務。
豐富創建活動載體,培養良好精神風貌。以豐富活動載體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持續有效方法,堅持“三延伸”,倡導文明、健康、廉潔、和諧的生活方式。一是向休閑時間延伸。發揚審計文化,常年開展了以審計發展史為主線的書法、繪畫、攝影、演講和文藝表演等富有行業氛圍的活動;節假日組織職工到革命圣地延安、武漢市女子監獄等教育基地參觀學習。二是向家庭延伸。圍繞文明和諧家庭建設,開展了“五到家”活動(即領導訪談幫困到家,“文明家庭”考評到家,廉政文化建設到家,職工住院看望到家,子女升學獎勵到家),濃厚了家庭支持文明創建的氛圍;組織“四評比”活動(即開展“文明家庭”、“審計賢內助”、“文明樓棟”、“五好兒童”評選活動),調動了家庭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干部職工先后獲得孝感市優秀家長、應城市幸福和諧家庭等榮譽稱號。三是向社會延伸。積極開展結對共建活動,與審計系統內的武昌區審計局、市內部門間的電信局、人民醫院等文明單位結對,開展經驗交流和文藝競賽活動,促進了文明水平的共同提升;與所在地的光明社區結對,開展“四聯四幫”,在多方面共駐共建;與5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先后結對,共投入15萬元,送信息、送知識、送服務、送溫暖,促進了農村社會發展和鄉風文明。
健全完善長效機制,推動文明創建發展。以鞏固和發展文明創建成果為目的,建立和完善了相關機制、制度。一是完善了“黨組統一領導、職能部門相互協調、群團組織各負其責、全體審計干部積極參與”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二是健全了責任機制和推動機制,把文明創建工作與審計業務工作一起部署、落實、檢查、評比、總結。三是建立了考評機制和激勵機制。完善了“文明審計股室”、“文明審計組”、“文明審計員”評選工作細則和流程,年終給予通報表揚和物資獎勵。四是建立了群眾參與機制。對文明審計標準、文明創建活動的確定,都事先在OA專網和政務公開欄上公布,充分征求和采納干部群眾的意見,群眾參與率達100%。(唐煒巍 汪義剛 李文學)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