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門東寶區審計局加強預算效益審計保證財政投入效益
今年以來,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審計局在預算執行審計中,創新思路,抓住關鍵,不斷深化審計內容,繼續擴大效益審計在預算執行審計中的比重,預算效益審計有新的突破,受到區人大、區政府的充分肯定。
該局針對國家預算支出結構的調整,增加對薄弱環節、改善民生、深化改革方面的支出和投資管理方式的轉變,充分利用財政一體化審計平臺,圍繞預算管理及預算支出,穩步推進預算效益審計。一是以財政支出管理為重點,著重檢查預算編制中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和優化、總量控制等情況;二是對財政支出管理部門的預算管理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購制度等配套措施進行審計,促進建立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并嚴格有效執行;三是抓住與公共部門行政管理成本有關的人財物進行監督,綜合評價其經濟性、效益性,并延伸到部門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四是強化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和政府安排的專項資金審計,看轉移支付形式、數額確定、分配方法是否科學、規范;五是突出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立項科學性、項目建設的進度、資金管理使用及建設成本等方面的審計,重點揭示投資項目上的資金閑置和損失浪費問題。
該區委、區政府認真研究并采納審計建議,深入推進會計建賬監管工作,將全區1076家單位納入監管范圍,其中:企業895家、行政事業單位129家、民間非營利組織52家;創新國庫集中收付模式,對區直109家預算單位和9個鄉鎮、街道實現了與支付系統的聯網;對公用經費實行限額控制,壓縮不必要的消費支出,切實保障“三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重點支出的需要。2007年,該區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惠農補貼、社保等46項1.6億元財政專項資金的政策及分配使用情況全部上網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對政府采購、國有資產處置,實行“陽光操作”,節約政府采購資金373萬元,拒絕不合理資產購置申請14次,調劑使用閑置資產28件,節約財政資金近400萬元。切實做到有預算不超支,無預算不開支,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王成浩)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