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采納審計建議,針對當地農村人居環境存在的臟、亂現象,堅持標本兼治,落實審計整改,有力推動該區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鄉村面貌美顏提質。
今年上半年,南通市審計局在海門區鄉村振興相關政策和資金審計中發現,海門生活垃圾收處受限,各區(鎮)生活垃圾積存情況嚴重;特色家紡鎮,家紡垃圾量大、部分與生活垃圾混堆,大量家紡廢棄物堆放在各村;部分區鎮農村河道整治不到位,存在垃圾漂浮物;部分村居公廁無法正常使用。為此,審計提出進一步完善農村垃圾收儲及轉運機制,探索家紡垃圾資源化利用模式,加強農村河道整治、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農村公廁的長效管理等審計建議。海門區政府高度重視審計發現的問題,大力推進該區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升。
及時整改,全力突破垃圾治理難點。該區城管局積極協調焚燒企業增加生活垃圾處置量,增加駕駛員數量,提高垃圾中轉效率,積極做好生活垃圾處置工作,1538噸農村生活垃圾已在審計期間全部清運完畢。同時,該區城管局按照各區鎮生活垃圾產生量合理分配外運配額,實現農村日常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疊石橋國際家紡產業園區同4家第三方公司就家紡類廢棄物綜合利用處置簽訂采購合同,負責對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家紡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轉運處置,21620噸家紡廢棄物已全部清運處置完畢,整改后的村容煥然一新。
專項整治,持續改善農村環境面貌。海門區委辦、區政府辦聯合發出通知,印發《2020年海門區農村人居環境“四大整治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大力開展“城鄉道路沿線、農村水環境、田園生態、村莊面貌”四大方面的整治提升行動,重點整治14條入江支流及連通周邊河道,清淤整治農村黑臭水體260條,提高水體自凈和水環境承載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補綠植樹,打造生態特色田園鄉村;有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垃圾處置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推行分散型農戶污水處理設施,把村莊清潔行動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與鄉村文明建設有機結合,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在村干部帶領村民清理河道的現場,村民熱情高漲:“水清了,樹多了,環境好了!”
完善制度,壓實區鎮環境主體責任。海門區委、區政府印發《海門區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各區鎮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責任主體,加大鎮村兩級河長巡河頻次,督促區鎮對河道進行長效保潔管護。區改廁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改廁工作質量管理的通知》,督促區鎮強化改廁工作后期質量管護,對農村公廁落實長效管理責任。海門區各區鎮健全多方聯動協同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明確人居環境整治任務、目標措施、完成時間等公示內容,接受群眾監督。(查曉麗)
責任編輯:高天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