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促進打好長江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今年上半年,江蘇省審計廳組織沿江8市審計機關開展了長江水污染防治審計。審計緊扣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太湖治理攻堅戰、水源地保護攻堅戰、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攻堅戰、污水收集處理及入河排污口整治、化工園區整治及化工污染治理、國家和省環保督查問題整改8個專題,從相關政策執行、資金投入管理使用、項目建設運行績效、目標任務完成四個方面開展審計。審計綜合報告及2篇專題信息得到省領導批示,各市上報同級政府的審計報告及信息被批示17篇,審計促使出臺各項制度27項,一批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省相關部門和地區重視并整改。
緊扣政府責任,查水污染防治政策落實情況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文件下發后,江蘇省委、省政府及時制定并下發了系列文件,部署相關工作。本次審計重點關注了各市貫徹執行《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等15項省級文件情況。對各市會議研究、出臺文件、落實責任、安排資金、組織考核等方面的審計情況表明,沿江8市黨委和政府均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大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關決策部署,近三年共出臺市級相關文件142個,實施了水污染治理項目4307個。但審計同時發現部分制度出臺較慢,部分縣級制度未制定等問題。審計指出后,各地進行了積極整改,如揚州市江都區及時出臺了《江都區飲用水源地長效管理和保護工作方案》,宜興市委托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開展了《宜興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編制工作。
緊盯省定目標,查水污染防治任務完成進度
為落實各地責任,江蘇省政府與各市簽訂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暨‘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目標責任書”“‘十三五’水污染防治目標任務書”“太湖治理目標責任書”等目標責任書。審計以此為切入點,緊盯各市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及與“十三五”目標存在的差距,督促各地加快完成目標任務,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審計情況表明,沿江8市水污染防治效果初顯,2019年地表水國考、省考和市考斷面優Ⅲ類比率分別為80%、84%、70%,較2017年提升了9.6%、14.9%、21.4%;2019年國考、省考斷面和主要入江支流消除了劣Ⅴ類。但水污染治理任務依然艱巨,部分斷面水質仍未達到考核目標要求,部分河流黑臭現象仍存在反復,部分目標任務未按時完成。各地政府對此非常重視,采取措施積極整改,力爭至2020年全部完成省定目標。
緊抓生態修復,查水污染防治項目實施績效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為了確保長江生態功能逐步恢復、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審計以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太湖治理攻堅戰、水源地保護攻堅戰等專題作為切入點,重點關注資金投入管理使用、項目建設運行績效等內容。審計情況表明,沿江8市近三年共實施長江保護修復項目548個,總投資276億元,共完成長江干流岸線修復72公里,清理整治長江干流岸線生態敏感區非法利用項目656個。長江江蘇段岸線的綠化造林與生態復綠工作得到加強,水環境質量、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但也發現部分國家生態紅線區存在不合規的開發活動或設施、部分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不能穩定達標、部分水污染治理目標任務未完成等問題。各地政府通過積極整改,制定長效機制,清理違規設施,有力推動了生態文明建設。
緊防涉水污染,查水環境保護監督是否盡職
治水必先治岸,水污染治理離不開岸上的控源截污、離不開岸上的污染防治。審計以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攻堅戰、污水收集與處理、排污口整治、化工園區整治等專題為切入點,重點關注政府及部門水環境保護監督責任落實情況。通過審計,發現沿江8市政府均重視水環境治理,近三年共建設了7000公里以上管網,新改擴建了543個污水處理廠,整治黑臭水體705個,水環境質量明顯提升。但審計也發現還有部分工業污染管控政策未落實、部分地區水環境整治效果不佳、部分危險廢物管理存在漏洞和安全隱患等問題。各地政府積極整改,采取了有效措施推動各項工業污染管控政策落實,加強水污染防治監管,提升水環境整治力度,推動了一批水污染治理項目建設。(龔怒)
責任編輯:高天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