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各級審計機關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審計署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廣西脫貧攻堅目標,加大對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審計力度,充分發揮審計在推進廣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監督保障作用。據統計,2016-2019年,各級審計機關在廣西實施扶貧審計項目644個,其中:審計署長沙特派辦直接實施項目11個,自治區各級審計機關安排扶貧專項審計、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多種類型的統籌融合審計項目633個。截止到2020年6月15日,已完成整改問題3642個,整改金額249.61億元,問題金額整改率達98.07%;正在整改問題194個。
從審計整改情況看,全區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認真領會和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的要求,把推進扶貧審計查出問題整改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抓實抓好,推動完善整改機制、注重舉一反三、開展整改回頭看、強化清單式整改管理,多措并舉推動問題整改取得了實效。
一是完善整改機制,落實整改責任,形成督促合力。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扶貧審計整改工作,自治區領導專題聽取扶貧審計情況匯報,多次對扶貧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作出指示批示。自治區政府每年不定期召開全區脫貧攻堅審計整改工作推進會,要求各級各部門認領問題清單,壓實主體責任,對問題進行掛號銷號。自治區扶貧、財政、審計等部門加強溝通協作、指導督促、信息共享,多次組成聯合檢查組到實地跟蹤檢查,形成齊抓共管的整改工作合力。2019年8月,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整改工作辦法(試行)》,進一步健全審計整改長效機制,明確整改主體責任。2019年11月,自治區審計廳在《廣西審計工作整改辦法(試行)》基礎上出臺配套措施《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審計整改檢查督查工作規程(試行)》,還開發了審計整改管理平臺軟件,建立清單和臺賬,規范細化審計整改檢查督查,對賬銷號,推動審計整改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
二是督促舉一反三,推動問題長效解決,發揮整改效能。全區各級審計機關注重發揮“審、幫、促”作用,加強與被審計單位溝通聯系,對扶貧審計發現問題,要求被審計單位即審即改、審改結合,并督促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查出的同類問題排查整改,堵塞漏洞。有關單位、部門舉一反三、完善工作機制,共排查出問題843個。
三是查找問題根源,推動加強管理,健全完善制度。在督促問題整改過程中,各級審計機關高度關注審計建議的落實情況,對審計發現的典型性、普遍性和傾向性問題,建議有關單位和部門深入剖析問題原因,認真研究采納審計建議,著力破除體制機制性障礙,堵塞管理漏洞,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從源頭上杜絕“屢審屢犯”問題。被審計單位以整改為契機,進一步制定完善法規規章制度365個,促進政策落實項數469項。如,自治區本級通過扶貧審計促進自治區有關部門修改、完善和出臺《廣西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廣西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管理辦法》《關于加強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扶貧小額信貸風險防控的實施意見》等14個法規或規范性文件。
四是推進嚴肅問責,樹立審計權威,發揮監督實效。建立健全扶貧資金審計監督機制,加強與相關執法部門協作,加大追責問責力度,對審計發現的違法違紀線索,及時移送紀檢監察和司法等部門查處。有關部門對審計查處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加大整頓打擊力度,強化源頭治理。(梁桂成)
責任編輯:高天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