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切實貫徹落實審計署關于推進財政一級預算單位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的部署要求,注重創新審計方式方法,強化統籌融合,依托廣西數字化審計業務管理平臺,扎實推進自治區本級109家一級預算單位實現審計全覆蓋。
數據引領,精準鎖定審計疑點。堅持數據先行的理念,運用“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模式,組建有業務人員參加的數據分析團隊,提前啟動數據集中分析工作。由數據分析團隊對照預算執行審計方案,將財政數據、財政預決算批復及其他相關數據進行多維分析,初步形成疑點數據。同時,建立疑點線索核實聯動反饋機制,形成數據分析模型與現場延伸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統籌兼顧,優化審計資源配置。在組織方式上,采用“1+11”方式進行統籌,即1個全覆蓋審計核查組與11個駐各部門單位審計組,推進扁平管理。全覆蓋審計核查組負責審計95家主管資金量大或疑點線索集中的部門單位,解決審計任務重、人手少的矛盾;編發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動態及時推送疑點數據、政策法規、公開審計進展情況等,與同步開展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的11個審計組互通共享,發揮“兵團作戰”優勢。在審計內容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審查財政及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重大決策部署,以推動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為目標,聚焦預算項目績效管理、財政存量資金盤活、資產配置及資產出租、出借、處置等情況,著力提升審計監督效能,發揮審計“經濟體檢”作用。
優化成果,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將成果意識全面貫穿于方案制定、數據分析、實施開展、情況匯總的全過程,始終圍繞主題主線,突出審計重點,提高審計全覆蓋的政策性和宏觀性;針對審計發現的典型性、傾向性問題,深入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從改善宏觀調控、推動改革發展等方面提出完善制度、機制的建議,及時形成審計信息,積極服務自治區黨委、政府宏觀決策和人大監督;堅持發現問題和督促整改并重,重點關注屢審屢犯問題,結合歷年審計情況集中進行揭露,形成審計信息上報自治區黨委政府,切實發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作用。(黃玉婕)
責任編輯:高天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