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梁平區審計局在立足于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和“治已病、防未病”的總體要求上,聚焦推進“審計監督體系和監督能力現代化”主題,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做到“四個精準”,開創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新局面。
一是精準提升監督合力。按照新要求及時調整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修訂完善聯席會議議事規則,同時規范健全機構設置運行,明確各聯系成員單位職責,定期召開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通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通訊和審計簡報等形式不定期傳遞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信息,努力形成“審前充分協商、審中協作配合、審后結果共用”的良好協調配合機制,提升監督監管合力。
二是精準聚焦審計重點。立足于經濟責任的職責定位,精準聚焦政策的執行、權力的運行和責任的落實,重點檢查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經濟方針政策、決策部署情況,本地區本部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執行效果情況及任期內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執行情況,針對不同審計對象,找準經濟責任審計的著力點,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失位和不錯位,加大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和制約,促進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三是精準督促審計整改。統籌加大整改跟蹤督促力度,區經責審計聯席辦建立了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問題整改清單,嚴格實行“見證見據”“拿物說話”等整改銷號管理辦法,分析匯總審計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向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通報。同時由區委組織部牽頭,各聯席成員單位積極配合,不定期組織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整改“回頭看”,推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到位,減少屢審屢犯問題。
四是精準評價領導干部。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充分考慮問題發生的歷史社會背景和領導干部的作用,精準區分開領導干部的“先行先試”和“明知故犯”、“探索試驗”和“有禁不止”、“無意過失”和“謀求私利”行為,既促進領導干部規范用權、廉潔用權,又保護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創造性,為干部監督管理部門提供可靠、可用的結果,通過“有為”的工作贏得“有位”的認可。(周傳東)
責任編輯:歐立坤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