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據審計署和廣東省政府關于內審工作的有關規定,結合審計“兩統籌”精神,深圳市審計局認真謀劃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工作的具體辦法,以審計項目為抓手,創新工作模式,實現了內審指導監督與審計業務工作同落實,為建立健全內審指導和監督工作長效機制探出新路徑。
一是明確內審指導監督的對象范圍。市審計局以市本級一級預算單位為主體,結合審計監督全覆蓋調查情況,建設“深圳市審計局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工作對象庫”,明確開展內審指導監督的對象和范圍,目前已入庫單位186家。其中黨群團機關單位33家,法院檢察院22家,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81家,國有企業(金融機構)50家。
二是開展摸底調研掌握基本情況。組織內審工作小組和各業務處共同開展調研,全面掌握各單位內部審計制度建立健全和工作開展情況,包括領導體制、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職責權限、審計實施、結果運用、責任追究等內容,找準內審工作發展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其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向161家單位發出通知,要求報送相關內審工作資料,同時選擇其中5 家單位實地走訪。通過對收集到的材料的分析,初步掌握審計監督對象單位的內審工作基本面貌。
三是嵌入審計項目開展內審工作監督指導。市審計局印發《關于落實審計署、省政府有關內部審計工作要求的通知》,要求業務處室在實施年度審計項目時,將被審計單位內審制度建立健全和內審工作開展情況,特別是內審機構人員配備、內審項目實施、內審結果運用等作為必審內容,評價其內審工作成效。其中,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要把內審制度建立健全和內審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其他需要審計的內容”,并在審計報告中予以反映。同時,督促被審計單位做好內審資料備案工作,及時將上年度內部審計工作總結、內部審計報告、內部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內部審計發現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以及本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等資料報送市審計局備案。
四是分類開展內審工作情況監督指導。按照分工負責、統籌內外的原則,綜合部門和業務處室發揮各自優勢,通力配合,抓好內審工作審計監督的具體實施。綜合部門結合前期調研掌握的審計對象內審工作基本情況,在認真研究政策法規基礎上,提出有側重、分類對被審計單位的內審工作進行監督指導的具體建議。市審計局印發《關于對被審計單位內審工作開展審計監督的通知》,按照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兩個類別,分別明確不同的審計監督重點,對被審計單位的內審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要求將審計監督內容體現在審計工作方案、審計實施方案及審計報告之中。為方便各審計組開展相關審計監督工作,將檢查重點設計成不同的工作事項表,進一步統一規范審計工作內容和標準。(董勇松)
責任編輯:高天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