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實行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意見》,按照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原則,將全區103個旗縣(市、區)劃分為四類地區,要求各地制定差異化縣域防控和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的措施。根據疫情風險程度由高到低劃分為四類地區,一類地區是指短期內疫情迅速傳播、出現社區流行的旗縣(市、區),自治區暫無;二類地區是指發生聚集性和爆發性疫情的旗縣(市、區),自治區評估劃定了16個旗縣(市、區),涉及9個盟市;三類是指地區有輸入性散發病例或相鄰省份有較重疫情的旗縣(市、區),自治區評估劃定了17個旗縣(市、區),涉及9個盟市;四類地區是指無病例或最后1例病例治愈出院且14天后無新發病例的旗縣(市、區),除二類、三類以外的其他70個旗縣。地區類別將根據疫情變化適時動態調整。
針對自治區地區類別的劃分,內蒙古自治區審計廳疫情審計領導小組辦公室通過審計工作動態發出通知,要求疫情審計過程中重點關注財政資金、捐贈款物是否向疫情較重、財力困難、屬于二類、三類旗縣(市、區)傾斜。審計人員要根據疫情評估劃定類別,重點關注各級財政疫情防控專項資金、捐贈款物的規模、分配和撥付情況,審查是否按規定向疫情較重、財力困難、屬于二類、三類旗縣(市、區)傾斜,揭示分配撥付不及時、層層滯留等影響資金、捐贈款物使用效率的問題。
自治區審計廳疫情審計領導小組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疫情審計工作順利開展。各級審計機關和廣大審計人員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做好應對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專項審計作為重大政治責任,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體現審計機關的政治擔當。對于列入二類地區的16個旗縣(市、區)和三類地區的17個旗縣(市、區),盟市審計局要重點監督、指導,保證有充足的審計力量,二類地區、三類地區的旗縣(市、區)審計機關領導要為此次疫情審計配備審計業務骨干。(內蒙古自治區審計廳)
責任編輯:歐立坤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