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審計局堅持科技強審理念,努力向大數據要資源,向信息化要效率,積極踐行“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查、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模式,全面開展預算單位數據分析工作,以緩解審計任務重、疫情防控工作嚴峻的突出矛盾,實現讓大數據多“跑路”,讓被審計單位和審計人員少“跑腿”的目的。
一是完善數據采集機制,推進數據標準化。該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完成了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數據、非稅收入數據、決算數據、各預算單位財務數據、預算公開及各部門相關業務數據的采集工作,進一步強化對公共領域和行業數據的采集。同時,參照審計署確定的標準和規劃,轉換成審計人員可理解、可使用的數據資源,提升數據可用率。
二是強化分析團隊建設,提升非現場審計效能。深入研究疫情下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方式方法,在保證數據安全性的前提下,該局通過移動審計支撐平臺建立大數據分析工作群,將69戶一級預算單位數據分析任務分配給相關審計人員,對數據開展分析,形成和完善審計分析模型,切實提高非現場審計效能。
三是充實大數據審計力量,培養復合型人才。為應對疫情,該局充實了大數據審計力量,為電子數據審計處調配了9名計算機和會計專業的審計人員,開展以點帶面的網絡培訓和“點對點”的導師制電話答疑講解,并在工作中以審代訓,充分調動數據分析團隊積極性,構建多維度、多層次的審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機制。
面對疫情給審計工作帶來的困難,該局變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變“挑戰”為“機遇”,把大數據思維、科技強審理念貫穿于預算執行審計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擴大審計覆蓋面。(鄭浩)
責任編輯:蔡波濤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