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受江蘇省政府委托,省審計廳廳長侯學元向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作了《關于江蘇省2018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報告》。
審計工作報告指出,全省審計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和省委審計委員會會議精神,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認真履行法定職責,精準聚焦監督重點,堅持效果導向,努力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在實施過程中注重加強審計項目和審計組織方式的統籌,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監督效能,切實減輕被審計單位負擔;注重運用大數據審計手段,實現對省級109家一級預算單位和569家二、三級預算單位電子數據的審計全覆蓋,不斷拓展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注重把握容錯糾錯尺度,深入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推動營造崇尚創新、寬容失敗、鼓勵擔當作為的良好氛圍。
報告從省級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編制、部門預算執行、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打好“三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實等六個方面,反映了相關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時,也指出了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今年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主要有五個方面特點:
一是更加突出對重大政策和重點任務落實的審計。把堅持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推進依法審計、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等要求貫徹到具體工作中,緊扣“六個高質量”和“六穩”工作,持續加大對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力度。工作報告重點反映了減稅降費、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重大項目推進等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在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方面,主要揭示了應減未減、應降未降或亂收費等問題;在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審計中,促進相關地區和部門單位清理拖欠資金39.8億元;在重大項目推進情況方面,主要揭示了少數項目建設進度滯后,部分項目建設管理還不夠規范等問題。
二是更加突出對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的審計。緊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和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將績效理念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重點關注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和政策實施效果,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報告中重點揭示了部分財政資金閑置,各級財政不同程度地存在財政資金未按規定清理盤活;部分已建成的項目閑置未用或未達到預期目標,有的已形成損失;部分財政專項資金未能有效發揮引導效應等問題。
三是更加突出對“三大攻堅戰”的審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關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情況,報告全面反映了“三大攻堅戰”相關審計結果。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方面,主要反映了地方政府債務化解情況;在精準脫貧方面,抽查了87個涉農縣(市、區)的1611個扶貧項目,涉及扶貧資金50.4億元,被審計地區對以前年度審計發現問題積極整改,違紀違規問題明顯減少,但少數地區仍有教育、醫療等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脫貧基礎不牢、脫貧質量不高等問題;在污染防治方面,主要揭示了部分項目未嚴格履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以及部分地區固體廢物監管不嚴、污水收集和處理工作不夠到位等問題。
四是更加突出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審計。審計機關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審計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融合開展了農村“三資”管理情況審計(調查)。本次審計共抽查項目2930個,重點揭示了政策落實、資金使用、項目實施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以及基層單位和基層干部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目前審計已追回各類違規資金4342.7萬元,推動各級出臺和完善相關制度110項。
五是更加突出對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的督促。今年上半年,省審計廳組織對全省近3年9415個審計項目的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共解決應改未改“存量問題”2789個,促進增收節支和減少損失浪費15.5億元,推動重大政策措施落實200條、建立健全制度604項、制定管理措施880條,追究黨紀政紀責任和約談13人次。在今年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過程中,審計機關堅持標本兼治,推動被審計單位和地區立行立改,一些問題已經整改到位。如針對減稅降費政策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各地已整改9942.7萬元;針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的問題,有關地區復工或加快建設6700余套,取消違規保障48戶,清退保障房85套。(江蘇省審計廳)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