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莆田市審計局開展了全市科技經費使用績效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重點關注科技經費的項目立項、投入力度、預算績效管理及執行效果等情況,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促進提升項目立項科學性、資金撥付及時性、績效管理規范性、項目執行效益性,有力地推動了科技驅動創新戰略落地生根。
一是促進項目科學立項。主要揭示了科技計劃項目安排不夠科學,存在“撒胡椒面”、碎片化現象。針對問題,審計督促市科技部門認真按照《莆田市關于進一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五條措施的通知》等有關精神,修改完善《莆田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文件,科學立項,集中資金力量,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和科技研發平臺建設,著力解決“撒胡椒面”問題。
二是促進加大科研投入。主要揭示了財政補助企業研發經費不到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不足等問題。針對問題,審計督促市科技、財政部門出臺《莆田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辦法的補充通知》文件,并督促有關縣(區)財政積極籌劃及時撥付,更好地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依靠科技驅動、創新驅動的發展之路。
三是促進全面績效管理。主要揭示了市科技部門未能有效指導科技計劃項目承擔單位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實行包括績效目標、績效監控、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等各項管理工作,以及未開展績效評價工作等問題。同時,科技計劃項目存在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不力、經濟效果不明顯、項目經費會計核算不規范、賬證不健全及一些項目單位未按任務書要求實施等問題。針對問題,審計督促科技部門將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納入績效管理,加大績效監管力度,完善績效目標設定及量化考核指標,并做好過程績效監控和評價等工作,推行面向目標和結果的追蹤問效機制,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果。
四是促進加強監管力度。審計發現,市科技局雖有組織對科技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例行檢查,但對一些項目負責人已失聯或死亡、企業破產等無法完成任務指標的典型逾期情況,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影響了項目的執行效果。針對問題,審計督促市科技部門加大科技項目驗收監管力度,采取定期開展驗收分析會、通報各級項目結題情況、對異常逾期未結題的項目進行清理等措施,推進科技項目及時驗收結題,有效提高科研效率和項目執行效果。(黃金雙)
責任編輯:高天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