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審計局召開市級部門2018年度預算執行審計統一進點會議,正式啟動2019年預算執行審計季。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及市委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實現審計促改革、促發展、促績效的目標任務,重慶市審計局以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為導向,按照“大數據分析全覆蓋、現場核查重點抽審”的原則,對全市一級預算單位電子數據實現全覆蓋分析,20個單位進行現場審計,創新審計實施模式,強化審計結果運用,著力實現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提質增效。
一是組織方式“大格局”,強化全過程監管。積極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將部門預算執行審計與市級財政及區縣財政預算審計有機融合、統一部署、統一安排,由財政審計一處總統籌、財政審計二處牽頭組織實施、10個處室共同參與,審計組織方式更加優化,改變以往更多偏向預算執行環節這一情況,將審計范圍覆蓋到財政資金運行的每個環節,關注資金的籌集、分配、撥付、管理、使用、績效評價等各個流程,對財政管理活動全程序、全環節、全覆蓋監督。
二是實施項目“一拖N”,共享審計資源。積極貫徹“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的審計要求,首次采取在大項目下統籌實施小專項的方式,在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同步開展黨費收支、“三公經費”使用、國有資產管理情況以及網絡安全建設等專項審計,同時對6個部門單位同步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采取“一個審計組對應一個被審計單位,審核查閱一次資料,解決多個審計目標”的審計模式,高效整合審計資源,提高審計效率。
三是審計結果“掛好鉤”,提升審計監督效能。2019年開始,市審計局將配合市財政局,將每年的部門預算審計結果,與市級預算安排掛鉤,將審計問題按嚴重程度分為嚴重違反預算法等法規、管理不規范、需通過改革逐步改進、性質較輕影響較小共4個類別進行扣分,如有屢查屢犯的問題再加扣50%。通過將審計結果作為預算調整和以后年度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倒逼市級各部門規范預算管理、提升預算使用績效、增強用好財政資金的責任感,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監督效能發揮更加顯著。(盛成紅)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