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審計署和江蘇省審計廳的統一部署和安排下,無錫市審計局統籌各縣區局審計力量,先后派出審計人員144人次累計組成32個審計小組,抽查了全市128個工程項目的開、竣工和建設質量管理情況,延伸審計了62家單位和企業、58個街道辦(鄉鎮)、88個居委會和310戶家庭。通過持續的審計監督,全市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得以更加規范和有序地向前推進。
一是促進全市住房保障制度體系逐步健全。無錫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保障房跟蹤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鼓勵非政府投資建設公共租賃住房的意見》《無錫市保障性住房退出實施意見》《棚戶區(危舊房)改造貨幣化安置實施意見》等一系列住房保障的政策制度和規范性文件,完善全市住房保障體系,從制度層面確保保障房政策能有效實施。
二是促進全市住房保障聯動機制基本建成。目前,全市已基本實現民政、公安等多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建成科學、高效的收入核對信息平臺,可以更為便捷地進行資料比對和收入核查。開發并完善“無錫市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統”,通過設置多個接口,對被保障對象的住房狀況和享受低保情況進行動態查詢,及時發現問題,有效堵住低保取消對象的住房保障漏洞,從技術層面確保保障房政策能精準實施。
三是促進全市住房保障退出機制日趨完善。近年來,主管部門在審計部門的建議下,改變低效的勸退方式,對多次勸說未果的,通過聘請律師,走司法途徑解決,對強占保障房的“老賴”由法院強制執行,成效顯著。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后走司法途徑提交仲裁的139戶,已強制收回74戶,從法律層面確保保障房政策能惠及中低收入家庭。
四是促進全市住房保障工程建設更加規范。針對審計提出的規范保障房建設程序,加強保障房建設管理的建議,相關部門制定了《進一步規范小型工程類項目招標投標管理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明確需進行公開招投標的工程投資規模,規定30萬元以上的勘察、設計、監理等工程服務項目必須公開招投標,逐步規范了街道、鄉鎮一級的招投標行為。
五是促進全市保障性住房空置率明顯下降。由于前幾年全市保障房連續集中開工建設,保障房存量較大,而住房保障條件逐步放寬,保障房源與需求之間存在房源多、需求少的現象,導致保障房建成后閑置時間較長。審計提出后,住房保障管理部門通過提標擴面,加大審批、分配、配租頻次及用作棚戶區改造過渡房等方法減少的保障房空置率,并通過加強保障房房源的動態管理,確保充分發揮保障性住房的作用,確??罩寐试?0%以內。(章穎 宋婷婷)
責任編輯:高天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