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依法、有效推動審計監督全覆蓋,構筑完整的審計監督大格局,實現對審計對象的滾動管理,近期,福建省泉州市審計局立足于該市實際,組織全局技術力量對方案設計和植入審計要素進行討論,建立了市本級審計對象基礎數據庫。通過全面的數據采集、分類管理、創新手段,實現對象、要素的全覆蓋,摸清底數,科學合理安排審計頻次,整合、優化配置審計力量,推進審計監督的全覆蓋。
一、分類管理,對象全覆蓋。數據庫根據單位性質劃分為行政事業、國有企業、地方金融及重點建設項目4大類別,全面涵蓋市本級155個一級預算單位及其下屬的346個二級單位,其中行政單位116個,事業單位289個,群團組織12個,企業83個,地方金融機構1個,共計501個審計對象。
二、全面采集,要素全覆蓋。數據庫按照審計對象的行政主管、預算管理、財務隸屬關系列表,覆蓋了各級審計對象的基本信息及其所使用的財務會計、業務、管理等信息系統情況,重點是2012年以來接受審計檢查的情況,包含被審計時間、項目類別、項目名稱、報告鏈接、文書下達情況等,并要求動態跟蹤,滾動管理,及時補充,持續更新。
三、創新運用,監督全覆蓋。將審計對象基本情況與被審情況相結合,是設計和建立審計對象基礎數據庫的立足點與創新點,便于分類篩選,直接服務審計對象選取、項目制定、年度計劃統籌提供可量化的、科學性的參考數據,并為確定審計目標、范圍、重點等提供有效的依據,同時做好基礎數據準備工作。運用“1+N”審計方式,加大各領域審計項目的整合力度,做到多種項目同步安排、協同實施,消除審計盲區和空白,避免重復審計和多頭審計,切實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李菲雯)
責任編輯:高天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