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發揮審計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服務性、建設性作用,安徽省合肥市審計局堅持當好“七大角色”服務于新時代經濟發展。
一是當好經濟秩序的維護者。通過事后監督,查處違紀違規問題,實現對違反正常經濟運行秩序行為的強制性糾偏,保證被審計單位的經濟行為符合財經法紀的要求。推動“事后型審計”向“預防型審計”轉變,通過事前、事中監督或者提供審計咨詢服務,營造良好的經濟法制氛圍,促進審計對象主動遵循財經法規。
二是當好政策落實的推進者。統籌項目計劃管理,著力推進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與聯網跟蹤審計、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專項資金審計的有機結合,在項目的組織方式、情況報送等方面進一步細化要求,協同實施,共享成果,形成上下聯動、點面結合的工作機制,為政策落地生效發揮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是當好民生利益的守護者。牢牢把握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這個根本目標,并貫穿于審計工作始終。更加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保障,循著資金流向,從政策要求、預算安排、資金撥付一直追蹤到項目、到個人,確保群眾真正從中受益,促進公共資源、公共資產、公共服務公平合理配置,推動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四是當好財政風險的防范者。密切關注經濟運行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以及可能引發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特別是政府性債務、區域性金融穩定、房地產市場等,全面分析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掌握政府性資金總量、規模、支出方向、支出重點和結構,揭示和反映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預警,有效預防和化解經濟運行中風險。
五是當好經濟責任的界定者。不斷健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對被審計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注重客觀性、歷史性、全面性,正確把握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用過時的制度規定衡量當前的創新事項,按照權責一致、實事求是、科學規范的原則,全面分析和評價功過是非,審慎、準確、客觀地界定所應當承擔的直接責任、主管責任、領導責任。
六是當好資源環境的保護者。關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使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情況,深入分析財政投入與項目進展、事業發展等情況,分析資源環境審計事項和審計發現問題的規律性、傾向性和趨勢性,真實反映其資源環境狀況,揭示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重大違法違規問題,鑒證環境經濟責任,推動健全完善制度,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七是當好機制體制的完善者??陀^對待審計發現的問題,對歷史遺留性的問題,從體制機制層面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問題建議,防止屢審屢犯;對舊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分析解決舊問題的政策制度和方式方法的適用性;對具有階段性特征的新問題,按照“三個區分”和“十五個凡是”的標準來區分、定性,服務改革發展的需要。(范宏琨)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