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佛山市審計局針對工程建設項目事后審計存在滯后性和整改成效差等缺陷,改為以事中審計為主,采取全過程跟蹤審計、不定期跟蹤審計和階段性審計方式,取得了顯著的審計成效。
該局對市糧庫和某醫院工程項目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在施工前準備階段,重點對招標文件和合同條款等進行審查,使招投標和合同簽訂更加合法合規,資金投入更加合理節約;在工程實施階段,采取駐場審計和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監督工程建設資金使用,及時掌握工程進展,密切關注工程質量和安全等情況。自2014年對某醫院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以來,已發出《跟蹤審計意見單》21份,提出200多條審計意見和建議,還上報專題報告2篇,發出審計動態3份,促使工程進度加快和質量提升。
該局對援疆、地鐵、公路等一些建設期較長的工程建設項目,根據進展和掌握的情況進行不定期跟蹤審計。如某地鐵工程項目第一次審計只對招投標情況進行了審查,很多事項未能涉及,不夠全面,審計效果不太理想,因此開展了第二次審計。第二次審計重點是投資成本控制,提出廢舊鋼筋回收、預制構件鋼筋調差等審計處理意見,節約了上千萬元建設成本,并對地鐵建造和運營成本過高的原因進行分析,為城市進一步做好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依據和建議。
該局對一些工程建設項目經過細致的審前調查,認為可能存在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甚至違法違紀問題,則采取階段性審計方式,對截止某個時間段的項目資金和建設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如某高速公路工程,由于事先了解到工程進展緩慢,因此對該工程某階段的建設情況進行審計,而且重點是征地拆遷情況,上報了審計專報,剖析了征地拆遷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辦法。
佛山市審計局對工程建設項目堅持事中審計方式,實現審計監督關口前移,將預防與揭露、揭露與整改相結合,有效推動工程建設項目進度,提高工程質量和投資績效,切實發揮事中審計的及時性、建設性和效益性作用。 (溫美球 孫亞敏)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