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審計局按照“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原則,合理安排年度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全覆蓋計劃,嚴格實行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監督全覆蓋計劃管理。通過不斷摸索和創新,該局對鎮級財政建設項目開展的抽復審工作已初步顯現特色。
一是優化審計資源配置,擴大協審覆蓋面。該局通過選聘一些有資質、實力強、業績優的社會中介機構人員與機關人員共同組成審計組,由機關人員擔任審計組長,負責撰寫審計實施方案,確定審計事項、重點與方法,中介機構人員進行規范化審查、工程計量計價及現場核實等,使協審范圍覆蓋到了建設單位管理、內控制度的制訂及落實等方面,使國家審計與社會審計有效結合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二是借助信息化審計手段,提高審計效率。通過運用AO和OA交互等計算機審計信息化手段,對以往年度鎮級投資建設項目的合同及資金管理系統中有關數據的采集,有關資料的取證、篩選、匯總出工程審核狀況、核減比例、資金支付比例等要素,供審計組二次抽取疑似“問題”工程進行進一步復核。
三是加強防控性審計監督,防患未然。發現問題不是目的,促進整改,在以后實施的工程中防控和提升管理水平才是意義所在。因此,審計人員主動作為,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從制度建設、項目管理、規范執行等方面提出整改的審計建議,促進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政府建設項目防護 性審計 由“事后算賬”向防患于未然轉變、由靜態監督向動態監督轉變、由查出問題向提升管理績效轉變。
四是審計全覆蓋下對鎮級項目抽復審,成效明顯。以往三年以來,審計組通過查閱工程管理臺賬、工程款支付臺賬、工程造價結算審核結果記錄及鎮建設項目管理制度文件等,了解建設項目的合同及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基建程序及建設管理情況、建設項目工程結算情況,在工程發改立項批復、施工招投標環節、工程變更規范化、技術服務機構履職質量等方面共發現84個問題,并對鄉鎮已審結的132個工程造價進行了復審,涵蓋拆遷安置房、土地治理、景觀綠化、市政維修、道路改造等工程,送審造價107108.9萬元,審定造價105704.1萬元,核減 1404.8萬元,平均核減率 1.3%,且核減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促進原審核機構提高審核質量的效果明顯。審計結果以專題報告的形式上報給市政府,均得到了市主要領導的批示和肯定。(張海潮)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