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開中期匯報會
湖北省審計廳召開2025年省直單位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期匯報會,全面梳理審計工作進展,安排布置下一階段任務。
強調要精準繪制被審計單位“地形圖”。緊扣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通過訪談、資料核查等方式,梳理被審計單位權責體系,緊盯職權集中的關鍵內設機構和單位,聚焦重大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重點項目實施質效、專項資金分配、重點資金使用效益等核心環節,實現審計監督精準發力。要強化審計現場全流程管控。審計組組長和主審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依據組員專業特長和經驗,科學制定任務分工,嚴格落實每日例會制度,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線索及時研判,按照重要程度明確審計事項優先級,確保審計資源高效配置,提升審計工作質效。要同步審計預算執行情況。立足經濟責任審計以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的定位,結合年度預算執行審計工作方案,同步對2024年度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開展審計。要圍繞重點開展延伸審計。聚焦關鍵環節和核心領域,精準鎖定延伸審計對象,嚴禁盲目擴大審計范圍“打空拳”,確保延伸審計有的放矢,提升審計監督的穿透力。
出臺責任劃分及定責指引
云南省委審計辦、省審計廳制定出臺《云南省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責任劃分及定責指引》。
“一把尺”丈量,解決工作痛點。通過系統梳理國家和省經濟政策相關文件明確的黨政同責經濟事項、全面分析以前年度各級審計機關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定責情況,形成標準統一的定責指引,推動解決不同審計機關、不同審計組對地方黨政主要領導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問題責任劃分、類型認定、標準把握尺度不一,以及責任界定不精準、定責理由不充分等問題,確保在審計實踐中“一把尺”丈量同類問題。
“一張表”閱讀,確保便捷實用。定責指引以“一張表”的形式簡明扼要呈現內容,按照云南省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四權一廉”分板塊表述,從“共性”和“個性”兩個角度分別對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的主要經濟責任進行劃分,對權力邊界進行梳理,并根據黨政領導各自履行的經濟責任以及審計常見問題,全面、清晰列舉各類需定責情形。此外,結合經濟責任審計發現的典型問題,在表格中增加審計示例板塊,幫助審計人員快速“上手”運用,進一步提高了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一桿秤”識別,實現精準定責。定責指引充分考慮政策取向一致性、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所列舉的定責情形主要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應予定責的情形,并在有關問題的表述和責任認定上做到與現行黨紀黨規保持一致。同時,對部分可以從輕定責的情形作出了說明,將容錯情形具象化、場景化,讓審計人員能用“一桿秤”對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界錯”,為開展審計監督劃出了“紅線”和“綠區”。
召開聯席會議
北京市朝陽區召開2025年度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暨審計委員會成員單位工作協調會。強調要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的工作要求,落實區委具體安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發揮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機制作用,突出經濟責任審計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緊扣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強化對“關鍵少數”的深度監督,促進依法履職、規范用權,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加強審計監督與各類監督貫通協同,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反饋機制,切實形成監督合力、強化震懾,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貢獻。進一步強化審計成果運用,加強審計發現重點、難點、熱點、疑點問題的分析提煉,促進審計結果向審計成果轉化。
石景山區召開2025年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要求提高站位、深化認識,把講政治貫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始終。要牢牢把握并堅持“黨對審計工作的全面領導”這條主線,準確把握新時代經濟責任審計的職責定位,把黨的政治要求與審計的專業優勢融合起來,轉化為具體思路和工作舉措。在區委審計委員會的領導下,有效發揮聯席會議作用,切實把北京市及石景山區的決策部署貫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全程,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繼續做好貫通協同,加強協作、密切溝通,共同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各成員單位圍繞本部門職能,加強工作協調與溝通,實現信息共通、成果共享,持續推動審計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貫通協同。繼續完善整改機制,強化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深刻認識“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與揭示問題‘上半篇文章’同樣重要”,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進一步增強協同,完善問題線索移送機制、審計結果會商研判機制,強化審計移送問題線索辦案的協作配合,動態跟蹤并及時反饋結果。
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庫動態管理機制
吉林省吉林市審計局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庫動態管理機制。按照領導干部工作崗位性質、履行經濟責任的重要程度、管理資金、資產規模等因素,細化分類管理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加強與組織部門的協作配合及數據溝通,及時掌握對象庫內審計對象的任職變化情況,確保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庫數據的實時更新。同時,結合領導干部任職周期建立動態預警模型,重點鎖定五年未審單位、重點部門及高風險領域,實現審計對象的動態化、精準化管理,為科學制定經濟責任審計年度計劃、合理確定各類崗位審計周期、頻次及審計形式提供保障。
策劃編輯:趙方
責任編輯:唐志宏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