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審計廳在全省2024年度高質量項目推進專項審計調查中,圍繞經濟環境、國家戰略導向等研判國家財政、金融形勢,全方位調研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然資源廳、環境保護廳、交通運輸廳、考古研究院等行業主管及要素保障部門,更全面地了解審計對象的情況,為后續審計提供更準確的依據。聚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項目資金高效使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點任務、重點舉措、重要政策、重大項目落實落地情況,緊盯提高招商引資落地率、前期手續辦結率、儲備項目開工率、計劃投資完成率、竣工投產達效率等開展審計監督,堅持“小切口、大破題”,研究分析重要疑點線索,精準揭示存在的問題,并深入研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背景及性質。
重慶市審計局國家級開發區分局在開展開發區財政預算執行暨財政運行質效、公立醫院藥械采購、招商引資政策執行等多類型審計項目時,圍繞黨和國家設立開發區的戰略目標,以及市委、市政府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決策安排,深入研究開發區職責定位、運行模式和管理特征。全面梳理開發區承擔的行政管理、產業集聚、開發建設等工作內容,同有關部門、鎮街、國有企業進行座談交流,了解機構運轉方面存在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找準審計著力點。組織學習國家和市級有關開發區發展規劃綱要、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等政策法規,對照查找開發區發展的難點、痛點和堵點;不定期開展集中研討,全面梳理以前年度開發區審計揭示的問題風險,交流對開發區審計的認識理解、內容重點,在“頭腦風暴”中激發能動性,促進發散思維、形成思路。實地走訪入園企業,關注產業發展資金投入、技術研發和集聚成效;聚焦開發區改革攻堅推進、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招商引資政策執行等重點內容,運用“政策+數字”的審計分析方法,加強對市域內開發區的橫向比較,助力防范化解風險、規范運行管理,迭代升級審計理念、開拓審計思路、提升審計深度。
廣東省廣州市審計局在某審計項目中走穩“三步驟”,開展數字化經濟審前調查。圍繞審計調查對象主責主業,緊扣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對該行業領域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部署,梳理相關政策、制度及出臺背景,篩查體制機制上可能存在的障礙和管理薄弱環節,編制調查提綱,明確調查內容和研究思路。調查組深入相關職能部門、企業、行業協會與多位一線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面對面”交流意見建議,還與行業主管部門組成聯合調研組赴上海、杭州等地,了解其他城市在政策制定、機制建立方面的可借鑒經驗,通過“座談+走訪”多路徑了解審計調查內容,確保審前調查工作有深度、有質量。充分發揮業務主審、數據主審“雙主審”工作模式的優勢,及時匯總梳理審前調查所掌握的數據資料,將審計思路轉化為系統模型,運用大數據技術綜合分析研判,提升審前調查效率。
湖北省武漢市審計局在市直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深化研究型審計,明確審計方向、強化審計力度、持續拓展審計深度和廣度。加強審前培訓,深入學習關于財政體制改革、預算管理、國有資產以及相關行業的最新政策文件,提前研判審計疑點;梳理近年來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發現的共性和個性問題,評估審計風險,由點及面、由淺入深找明方向,為現場審計工作打下基礎。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結合全市審計工作重點和年度項目計劃,深入相關單位調研,健全完善對市級預算部門單位財務業務相關數據的定期收集機制。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組織結構、管理模式、政策落實等多方面的研究,摸清家底,了解掌握相關情況。針對前期調研確定的審計重點和內容,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將研究型審計思維貫穿審計全過程,加強與被審計單位溝通,深入了解問題產生的根源,提出合理的審計建議及整改要求,系統梳理、分析和歸納審計發現的問題,總結發現問題的類型和主要表現形式,形成高層次、有影響、能見效的審計成果,以高質量審計監督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策劃編輯:高天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