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省審計廳組織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政策落實及相關資金績效審計,12個設區市、26個縣(市、區)審計局結合本級自定項目統籌聯動實施。在前期開展審計調查階段,各審計組按照省廳“強研究、提質效”行動部署要求,結合當地產業實際,重點在產業鏈政策、業務流程、項目數據等三個方面強化研究,扎實開展研究型審計,做實做細審前調查工作,下好審計“先手棋”,為確定審計重點、制定審計方案打下了堅實基礎。
兵馬未動,研究先行。各審計組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尤其是學深悟透“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要求,提升政治站位;收集梳理近幾年國家和江蘇省有關政策規定,摸清各級政府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政策,開展學習研討、消化吸收,吃透政策精神,以政策為依據,把好審計方向。省廳審計組重點圍繞江蘇“1650”產業體系建設,以及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行動等情況,結合設定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自主品牌企業培育等三個重點審計專題,學習及研究國家戰略布局和省委、省政府決策要求,并將涉及的政策文件和操作指引下發各參審地區,指導全省扎實開展審計。徐州市審計組聚焦本市“343”創新產業集群培育措施和效果,與關鍵職能部門深入座談交流,系統性收集學習有關政策文件,研究掌握政策內涵、業務流程和績效評價要求。常州市審計組與涉及相關專項資金的部門逐一面對面交流,了解省、市相關政策要求;請教行業專家,組織集中學習、開展討論,并查閱以前年度相關項目審計報告,確定審計目標和審計重點,為制定審計實施方案、提高審計效率打下了基礎。鹽城市亭湖區審計組調查了解政策規定,圍繞立項意圖,搜集相關政策,通過初步“把脈”,提前掌握政策環境,讓審計人員做到心中有譜。
把握流程,鎖定重點。深入研究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業務流程,各審計組提前謀劃,精心設計調查統計表,摸清項目底數,重點調查研究項目資金撥付使用等關鍵環節,準確把握審計重點和難點,為下一步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明確審計重點提供了有力支撐。省廳審計組邀請省工信廳相關人員詳細介紹產業集群、產業鏈總體概況、業務流程、管理辦法及政策落實等情況,幫助審計人員盡快了解行業發展規律、產業政策要求和制度落實中的風險隱患。南京市審計組與主管部門相關人員集中座談交流,重點關注近三年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南京市配套資金管理使用績效、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等重點支持項目實施效果等內容。
徐州、常州市審計組分別精心設計并發放專項資金分配使用調查表,找準資金分配、管理、使用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研究分析資金流動過程中的風險點以及資金重點匯聚的行業、企業。南通、淮安市審計組分別深入相關部門及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重點了解本市在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等三個方面強鏈補鏈政策執行、專項資金分配使用、項目申報評審、績效評價管理等基本情況,強化審前研究,明確審計調查主攻方向。連云港市審計組發放調查表、召開座談會、探訪重點企業,摸清全市產業結構及重點產業發展的布局和規劃,全面了解市域內新醫藥、新材料及新能源等重點產業發展現狀。鎮江市審計組召開審前座談會,調查了解本市“四群八鏈”產業發展政策、專項資金規模,聽取工信部門工作完成情況介紹,分析梳理產業鏈存在的薄弱環節,找準審計項目實施重點。宿遷市審計組走訪主管部門及重點企業,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技術創新能力、供應鏈管理情況和企業市場競爭力,全面了解產業鏈的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趨勢,有針對性地確定審計事項、編制審計實施方案。
科技賦能,強化分析。堅持“數據先行”理念,圍繞產業鏈數據,聚焦專項資金下達情況,各審計組有重點地開展數據分析研究,以科技力量助力審計工作高效開展。省廳審計組配強數據審計力量,成立數據分析小組,設置數據主審,對相關項目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篩查、比對,為下一步明確審計重點、鎖定核查事項、提高審計效率打牢數據基礎。蘇州市審計組對被審計單位提供的專項資金下達情況開展初步數據分析,突出重點關注事項,聚焦問題易發、多發點,組織部分重點地區開展上下聯動審計,增強審計監督合力。揚州市審計組加強處室合作,強化數據分析,提升審計效率。牽頭處室事先收集省、市專項資金補助臺賬資料,提交數據分析處室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明確審計重點方向。泰州市審計組加強項目間統籌融合,將部分重點內容有機嵌入財政“同級審”和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并以市級工業、產業專項資金審計為抓手,抽取部分項目和資金開展試審工作,強化數據篩查與分析,進一步提高審計發現問題的精準性和實效性,為下一步延伸審計提供指引。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