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濟南特派辦派出檢查組對2022年度以來實施的部分審計項目開展整改“回頭看”。成立由法規審理處和業務處骨干組成的專項檢查組,明確跟蹤檢查的范圍、內容、組織方式,細化措施和要求。綜合考慮審計項目的行業特點、整改完成率等因素,篩選出存在共性問題的整改項目,作為“回頭看”的檢查重點。對照被審計單位整改臺賬,綜合運用查閱資料、座談交流、實地查看等多種方式,重點檢查被審計單位整改結果的真實性、完整性、合規性,確保整改報告數據有來源、結論有支撐、案例有證據。嚴格按照“立行立改、分階段整改、持續整改”三種類型開展分類督促。既聚焦被審計單位整改不到位的“欠賬”和“假賬”,又重點關注因錯誤整改衍生出的“新賬”;既聚焦具體問題的措施推進和整改結果,又著力關注被審計單位領導班子落實整改主體責任和推動標本兼治、加強制度建設情況,防止屢查屢犯。堅持揭示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統一,聚焦被審計單位虛假整改、敷衍整改、跨部門協調不暢等未整改到位問題,研究制約審計整改的困難和瓶頸;聚焦整改類型劃型不準、審計處理意見針對性不強等自身問題,全面剖析在審計質量控制各環節存在的風險隱患。
河北省承德市審計局建立“1+6+N”審計整改監督模式,以推動承德市審計整改監督體系的信息化、制度化、規范化,強化審計整改責任落實?!?”即建立一個審計整改監督管理系統,以實現審計整改數據化和精準化管理,對審計整改情況的在線跟蹤、查詢、監督、利用?!?”即完善跟蹤監督、分類督導、標準規范管理、巡審聯動、問責、與組織部門協同配合等6項審計整改工作機制?!癗”即成果和成效,通過審計整改監督模式的建立,推進形成“上下聯動、左右貫通、內外并舉”的審計整改監督體系,提升審計整改質效。實行審計整改“全過程”督促,對審計期間發現的問題,鼓勵被審單位邊審邊改,對屬于歷史遺留、情況較復雜的問題,分階段、持續跟蹤督導。制定《審計整改認定原則和依據》,為審計整改結果認定提供相對統一的尺度。將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納入市委巡視巡察的重點監督內容,對不按規定期限和要求進行審計整改的單位,必要時采取通報、約談、批評等措施。將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發現問題的結果報告及整改情況歸入領導干部檔案,同時報送組織部門,作為領導干部任免、考核的參考內容。
安徽省滁州市審計局通過“去存量、控增量、提質量”,加強審計整改全過程閉環管理,強化跟蹤問效。實行整改臺賬動態管理,分類分塊建立審計發現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執行清單銷號制度,確保底數清、責任明、措施實。以“去庫存”“清倉見底”為目標,按照“誰實施審計、誰督促整改”的原則,組織全市審計機關綜合運用聯系督辦、發函敦促、實地檢查、重點督查等形式,對整改情況進行全覆蓋跟蹤檢查,對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明確整改時限,確保真改實改。緊盯審計發現的普遍性、典型性和傾向性問題,督促被審計單位梳理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當下改”和“長久立”,做到舉一反三,推動標本兼治,避免類似問題屢審屢犯。建立審計整改工作統籌協調機制,明確審計整改銷號標準,細化整改三類管理,通過“一表兩函”,即《審計查出問題清單及整改情況表》《提醒函》《催辦函》全程跟蹤、動態管理、實時更新,形成對未完成整改事項的持續追蹤與閉環管理。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審計局圍繞審計查出問題,列出問題清單、整改措施、責任清單,對照反饋意見逐條逐項對賬銷號。保持與上級審計機關密切溝通和聯系,全面掌握上級機關整改銷號標準與要求,并安排專人整理匯總,及時反饋給整改相關單位。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召開整改推進現場會,明確問題類型、整改要求、整改路徑及審核要求,并針對被整改單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體會診,提出審計處方。通過巡審聯動、紀審聯動,加大整改力度,推進整改實效。
四川省開江縣審計局推行“臺賬管理、跟蹤指導、函告督促”工作模式,推動審計整改管理工作精細化規范化。建立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清單臺賬,圍繞問題點、責任線、時間段、進展度等方面15項要素全程“入賬”,進行分類匯總、掛號整改。定期進行臺賬數據梳理歸集,及時做好問題分析匯報。采取主動上門、定期對接、動態關注、辦結前預審等方式,對審計發現問題清單臺賬涉及點上、面上整改的單位加強全過程跟蹤指導,現場聽取單位問題整改情況匯報,逐條逐項核實相關佐證材料。定期向整改責任單位出具《整改任務函》和《敦促提醒函》,強化主體責任落實,提出階段性應予推進的整改工作事項、建章立制方面的意見建議以及提供的材料要求,按照既定時間表、路線圖有力有序抓好問題整改。
策劃編輯:趙方
責任編輯:歐立坤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