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審計局聚焦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財政資金規范高效使用。審前調查階段,研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梳理中央、省、市政府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決策部署,學習相關部門出臺的法律法規和重要文件精神,查閱前沿研究、觀點意見和改革建議情況,掌握區域、行業動態,同時結合審計對象工作業務特點,關注其自身發展狀況、內部控制等內容。關注被審計單位項目建設、專項資金使用、自然資源相關審批及利用等內容,通過運用無人機技術,查看決策執行和項目資金的使用現狀。關注國土利用、森林保護、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內容,以歷年相關電子數據為基礎,利用GIS等軟件工具進行分析、圖形匹配比對等,如實反映自然資源數量、質量的變化。針對審計發現的具體問題,系統分析癥結所在,從制度適用、機制運行等方面提出科學、可操作性強的審計建議。
杭州市審計機關胸懷“國之大者”,立足學以致用,著力提高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審計工作的政治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在杭州市亞運會環境質量保障情況專項審計調查中,關注水、氣、聲等影響亞運環境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揭示隱患,查漏補缺。先后實施天目山、清涼峰自然保護區以及西湖風景名勝區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任中審計,推動浙江天目山自然保護區“一區一立法”工作,促進針對西湖保護和管理的24項制度出臺(修訂)。提煉審計成果,編寫杭州市《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和環境審計操作實務》,通過“條目式”引導實現自然資源領域規范化審計。探索制定部門和鄉鎮(街道)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為領導干部正確履職提供精準指引。在大氣環境、水環境、城市固廢管理領域開展系列專項審計,推動餐飲服務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和揚塵排放兩個地方性標準出臺、生活垃圾投放的規范化治理、水務一體化改革。
河南省鄭州市審計局在對中原區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中,重點關注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土地資源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等情況。實地核查落實國家“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行動結果,督促抓緊落實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八不準”要求,堅決遏制違法占用耕地建房問題。核查永久基本農田被占用情況,督促重點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守耕地紅線,助力推動最嚴格的耕地保護。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比對上級下發的衛片執法圖斑,進一步核實土地利用情況,督促做好土地資源合理配置,確保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查看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建設和運營情況,核查全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廚余垃圾轉運線路和廚余垃圾篩選分揀全過程,督促進一步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安徽省滁州市審計局針對資源豐富、社會關注的重點行業和部門開展資源環境專項審計,堅持縣市區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五年全覆蓋”。深入剖析土地、水、森林等重點自然資源稟賦特點,以資源“數量變化”和環境“質量變化”為核心,緊盯各項執法臺賬、衛片數據、環保指標數據,查找違法占地、斷面水質不達標、毀林占林等典型問題,分析被審計地區資源環境弱點、弱項及隱患,揭示重大生態損毀等突出風險。多渠道探索研究運用“一張圖”“3S技術”等方法,比對分析遙感數據和規劃數據,做到線上鎖定疑點,現場定向核查,不斷延展審計覆蓋面。針對近年來審計發現問題,認真履行整改督促檢查責任,提出審計建議151條,推動被審計單位和相關部門制定整改措施151項,著重從體制、機制方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幫助被審計單位建立健全機制、完善制度9項,以審計整改的高質量成效推動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湖北省宜昌市審計局構建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審計協同機制,以審計部門為主體,整合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湖泊、農業農村、林業園林等部門專業人員出謀劃策參與審計。實行全市“一盤棋”,采取“上審下”“同級審”“1拖N”等方式,統籌全市審計機關資環審計人員開展上下串聯式審計,審計后匯總相關情況向市委審計委員會報告情況。結合近年來對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水利湖泊、開發區、鄉鎮、自然保護區等類型,匯總形成法規、政策、指標、案例5000余件;結合被審計對象職責、當地自然稟賦情況、生態環保目標完成情況等歸納形成被審計單位需提供的內容清單30余項,問題清單105項,權責清單116項。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公安部門貫通協作聯合執法,通過審計推動完善相關自然資源管理制度12項,促進3家城鎮污水處理廠和滲濾液處理站規范管理,助推生態修復和污染防治等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
策劃編輯:趙方
責任編輯:歐立坤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