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2023經責審計工作
北京市審計局全面啟動2023年區黨政領導干部“1托N”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召開2023年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工作方案,明確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和審計重點,提出工作要求,加強統籌謀劃,為后續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和提高審計質效打下基礎。組織審前集中培訓,提高參審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由經濟責任審計處牽頭,四個部門共同組建審計團隊,發揮團隊優勢。下設兩個黨政審計組和一個部門審計組,實現三個組同部署、同進點、同實施,統籌開展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
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安徽省近日印發《安徽省市縣黨政主要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試行)》。該評價指標體系總結安徽省近5年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踐經驗,厘清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在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任務清單和職責邊界,設置了75個評分標準。以定量評價為基礎,注重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在中央文件框架下,結合安徽實際增設了5項二級指標,并在一級、二級指標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出87項三級指標,依據三級指標實現情況進行評分。對涉及重點領域、重要環節、重大事項的5個二級指標分值及10個三級指標評分方法作出調整,加大扣分力度,并在綜合評分基礎上,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本地區在耕地保護、礦山生態環境、長江、淮河、巢湖等重要河流干流及湖泊水質、自然保護地監管、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大氣污染防治及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等明顯短板,實行反向扣分。
推動審計整改落實
廣東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在開展跟蹤調研的基礎上,召開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監督審前代表專題詢問會。省審計廳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發展、關注民生,梳理詢問重點范圍,及時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供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小型水電站及病險水庫治理、市縣財政管理、加強審計整改監督等4方面共8個問題清單,并配合開展對河源、梅州、惠州、陽江、茂名等地市現場調研跟蹤,增強詢問效果,督促被審計單位和主管部門繼續抓好相關問題的整改落實,高質量推進審計整改。
啟動12個三年行動計劃
青島市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市審計局印發實施《青島市政策落實跟蹤審計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12個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了政策跟蹤審計、財政審計、資源環境審計、經濟責任審計、企業審計、民生審計、農業農村審計、公共投資審計、智慧審計、內部審計、審計質量提升、干部隊伍建設等12個行業領域209條任務。主要關注所有審計項目中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做實研究型審計,開展財政績效審計模式;深化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探索資源環境智慧審計方式;建立任中審計比例不低于60%的經濟責任審計計劃,完善經濟責任年度審計工作方案;探索構建企業大數據審計專業平臺,推進市屬國有企業3年輪審一遍;深入揭示涉農領域存在的問題,組織上下聯動審計項目不低于30%;深入開展教育體育、科技文旅、衛生健康、就業等方面審計、推動各項利民惠民富民政策落地見效;持續開展地鐵、機場、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審計,總結推廣有青島特色的公共投資大數據審計新經驗等方面內容。
策劃編輯:何曉源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