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普“審計之為”。圍繞第36屆科技周主題,舉辦“科技強審”答題活動,深入社區開展“科普宣傳走進群眾,謹慎防范電信詐騙”主題志愿服務。
青海:出臺重大事項督察督辦辦法。印發《審計工作重大事項督察督辦辦法》,對督察督辦原則、對象、范圍、責任主體和工作程序等內容作出明確規定。
云南:“巡審融合”同步開展開發區專項審計調查。全省16個州(市)審計機關成立“巡審同步”專項審計調查領導小組,研究解決審計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重要事項和重要情況,加強與巡察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浙江:研判經責審計成果運用。逐一分析研判9個單位10位黨政部門主要領導履職情況和主要風險,梳理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服務強化屆末考察和領導干部監督管理的建議。
寧夏:完善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明確市、縣(區)黨委審計委員會重大事項請示報告主體責任和事項,做到一周一提醒,一月一簡報,一季一通報,一年一匯報。
河北:印發《加強審計業務質量管理的若干措施》。規定審計組長、主審的選任要求,建立征求意見溝通和審計結果通報機制,強化審計項目評估和加強研究型審計,提升審計成果。
遼寧大連:召開區市縣黨委審計辦工作推進會。要求緊盯經濟社會發展,開展好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關注城市更新改造,加大對國資國企審計力度,履行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的督促檢查責任。
湖北武漢:服務企業“零距離”。開展“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企業幫扶活動,走訪14家企業調研,為群眾解憂、為企業紓困。組成企業服務專班,通過“走訪+問需+解難”模式,包聯26家企業。
重慶九龍坡:組織黨員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組織18名黨員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突擊隊,深入二郎街道和西彭鎮,引導群眾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審計署沈陽特派辦:關注口岸通關檢測能力建設。深入口岸傳染病檢測實驗室、醫學媒介生物檢測實驗室,了解實驗設備配置、隊伍建設、檢測能力、資金保障等,分析對口岸通關效率的影響,促進相關部門提升通關檢測能力。
審計署武漢特派辦:了解進口舊機電產品監管。實地走訪延伸相關企業,現場查看進口舊機電產品,助力海關對進口舊機電產品進一步加強規范監督管理。
策劃編輯:吳昊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