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審計機關持續開展審計整改工作,立足職責職能,多措并舉,提升審計整改質效。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審計查出重點難點問題整改工作。會議通報了審計查出重點難點問題整改情況,要求相關被審計單位堅持審計整改黨政同責,深入研究制定整改落實方案,確保條條整改、件件落實;各級業務主管部門主動對主管領域審計整改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加強政策研究,運用系統性的政策和制度安排推動解決普遍性問題;各級審計機關履行好督促檢查責任,在指出問題的同時幫助解決問題,分類提出整改意見,加強重點問題跟蹤問效,及時組織跟蹤督促檢查。對短期內可以整改到位的問題,堅決立行立改,對暫時不能全面整改到位的問題要制定計劃、分類施策,穩步推進整改,確保按要求全部完成。強化標本兼治,深刻把握問題背后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在舉一反三、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切實把整改成效轉化為治理效能。
青海省審計廳將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作為作風建設“轉作風、勇爭先”活動的重要抓手,實行臺賬管理,持續跟蹤督促,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多次召開審計整改部署會、調度會、推進會,要求立行立改點上的問題、上下聯動整治同類問題、建章立制防范新的問題,切實把整改成效體現到強化財經紀律約束、提高資金使用績效、促進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生態高地、推進財稅體制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上。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臺賬化落實,定期將審計報告反映問題按責任單位逐一切分,形成問題清單,逐項分解到有關地區、部門和單位。要求被審計單位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整改臺賬,圍繞“誰去落實”,把責任分解到部門、具體到項目、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圍繞“怎樣落實”,督促被審計單位拿出具體措施,列出時間表,畫出路線圖,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注重細化整改要求,將審計整改責任類型明確劃分為被審計單位的整改主體責任和有關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并結合具體問題成因、歷史演變、整改難度等情況,按立行立改、分階段整改、持續整改三種類型,分類提出整改要求。注重梳理和分析,定期把握整改進度,對已完成整改的開展“回頭看”,對快到整改期限的,及時發出提醒函,對整改期限內尚未整改到位或進度緩慢的,及時發出督促函,對部分重點事項,及時提請督查機構立項督辦;對拒不整改、推諉整改、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的單位和人員,及時提請有管理權限的黨委(黨組)及有關部門追責問責。
浙江省金華市審計局不斷深化重大審計問題清單應用,堅持把提高重大審計問題整改質效作為重大審計問題清單工作的核心目標,創新“聯動前置研判”機制,在方案報審、過程督導、申請辦結等階段,聯動行業主管部門會商研判,針對難點輔導整改,推動整改責任單位及時“查缺補漏”,明確舉一反三和建章立制整改舉措,今年推動省市級重大審計問題完成整改35個,拓展舉一反三30次,出臺建章立制52項。打造合力督促整改鏈條,充分借助市委督查總牽頭優勢,建立健全與市委巡察、市政府督查、市人大財經工委及行業主管部門的常態化聯動督查工作機制,形成審計整改監督合力。今年已開展3輪聯合督查,涉及單位6家24個問題。強化考核督促整改鏈條,在推動將審計整改納入縣(市、區)和部門單位法治政府、黨風廉政等專項考核的基礎上,今年又推動將審計整改納入對市直部門和縣(市、區)績效考核內容。壓實審計整改各環節的質量控制責任,細化審計問題整改的牽頭單位、被審計單位、清單主管部門的各自職責。組織審計整改標準研討,對審計整改認定的原則、標準、程序等進行探索。實行審計整改數據“清單化”,跟蹤上級反映及以往年度未整改的問題,梳理全量問題313個,定期向市委市政府報送審計整改情況報告。
遼寧省錦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錦州市本級深化審計整改“清倉見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標志著“清倉見底”專項行動正式開始。專項行動持續兩個月,針對2017年至2021年上級審計機關和市本級審計機關審計查出的2564個問題,進行逐個篩查和整改完成情況認定,對已經認定為整改完成的2374個問題,按照市審計局新出臺的審計整改認定標準,進行重新復核。對審計認定為需分階段持續整改的190個問題,逐個審查階段性整改成效。對尚未整改、整改不實以及虛假整改的問題進行督察督促、限期整改。此次“清倉見底”專項行動分為自查整改、督促檢查、整改認定、追責問責4個步驟,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持續推進中。
黑龍江牡丹江市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制定《牡丹江市審計整改約談辦法(試行)》,明確被審計單位存在未在規定時限內整改且未說明原因或原因不充分、未及時報告審計整改結果并造成不良后果等六種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約談。強調整改責任單位被約談后應制定整改方案,并在規定時限內向審計機關報送約談落實情況及相關證明資料,約談情況及約談后整改情況應作為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及約談對象述責述廉的內容。
策劃編輯:吳昊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