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發揮直達資金惠企利民實效,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沿著“政治—政策—項目—資金”這條主線,開展2021年度部分市縣直達資金績效情況專項審計調查,將研究貫穿審計實施全過程,努力把審計監督跟進到資金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一、深入追蹤資金鏈條,推動全鏈條審計
按照“及時、直達、精準、安全、績效”的目標要求,深入追蹤直達資金鏈條,緊盯“三個環節”。一是緊盯分配撥付環節,重點關注財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是否及時、合理分配資金;二是緊盯資金使用環節,重點關注財政及相關主管部門、項目單位、企業或個人在資金管理使用中的合規性和真實性;三是緊盯資金績效環節,重點關注直達資金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相關項目是否按資金管理辦法相關要求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合理設定績效目標,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資金分配掛鉤機制,績效目標是否實現,有無偏離或未達到預期目標、“半拉子”工程、損失浪費等問題,并從資金使用的“最后一公里”倒推政策制定的“最先一公里”,推動完善直達資金機制。
二、深入運用數據比對,打破“數據孤島”
堅持政策和數據先行并行的理念,開展“政策研究+數據分析”。一是圍繞直達資金惠企利民目標,深入對已有數據進行分析比對,通過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和廣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實時查詢、同步跟進直達資金分配下達情況,形成審計疑點數據,根據疑點數據形成分析線索,通過電話問詢、項目資料和電子數據送達等方式進行審計核實,減少現場審計時間,切實加強非現場審計與現場審計的資源配置和協調銜接。二是打破“數據孤島”,聯動比對出疑點。建立完善與相關部門的數據協調聯動機制,打通數據壁壘。
三、深入勘查項目現場,嚴把審計質量關口
將研究成果落實到審計實踐中,以問題為導向扎實開展現場審計,采取財務審計和實地查看項目進度相結合追蹤項目落地。一是深入校舍安全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相關項目辦查看財務賬目、工程建設資料,理清資金鏈條、工程建設內容、預期達到目標等審計要點;二是結合已掌握資料,深入相關縣(區)中心學校、村小、高標準農田等項目的建設現場,實地了解資金撥付使用情況,項目進展和已完工項目效益情況。通過現場調查取證,力求審計事項做實抓細,嚴格把控審計質量。同時,對施工進度緩慢的項目督促整改,加快實施進度,切實發揮資金和項目惠企利民作用。
四、深入挖掘問題根源,直擊直達機制根本
堅持一體推進揭示問題、規范管理和促進改革,多角度對審計發現問題“追本溯源”。一是立足“新情況”宏觀把握反映深層矛盾。緊緊圍繞直達資金涉及的影響改革和經濟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從經濟運行、管理體制、經營效益等方面進行深層次分析研究,重點解剖產生問題的原因,推動有關問題的解決。二是立足“新問題”審慎區分推動容錯糾錯。針對直達資金機制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與財政部門、農業部門等相關業務部門溝通,從容錯糾錯和有利于改革發展的角度強化綜合分析,提出切合實際有針對性的審計建議,有效服務好改革發展大局。三是立足“新成效”推廣好經驗好做法。針對直達資金常態化機制實施以來取得的新成效,分析總結各地好的經驗做法,推動形成更多可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進一步彰顯直達資金機制惠企利民作用。(雷振風 黃玉婕)
責任編輯:種震宇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