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審計廳全面啟動2017年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圍繞擴大有效供給、重大項目推進、減輕企業負擔、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精準扶貧等7大領域,安排了保障性安居住房、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海上糧倉”建設、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化解過剩產能、科技服務業等13項重大政策措施跟蹤審計。
今年的審計著重跟蹤檢查產能過剩產業去產能、重點地區房地產去庫存、重點企業去扛桿情況,核查鐵路、城市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等重大項目建設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檢查財政存量資金的盤活利用與合理配置情況。持續關注各地各部門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情況,反映國家和省行政審批事項下放后承接不到位、導致“接不住”“沒管好”以及出現監管盲區的機制性障礙,揭示“明放暗不放”、下放不配套或以考核、備案等名義繼續“變相審批”的問題。選取對行業、地區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保障性安居住房、生態環境保護、鐵路、扶貧等領域的投資項目開展重點審計,揭示項目長期未落地、未達到預期效益以及項目建設中以權謀私、利益輸送等問題。尤其是對保障性安居住房,重點反映因項目規劃不合理、配套工程不完善、項目質量不過關、分配入住不及時導致建成后房屋空置的問題。
減輕企業負擔方面,重點審查擅自設定行政審批前置條件,以技術審查、評估論證、資格鑒定、專家咨詢等名目亂收費、亂攤派的現象。資源環境保護方面,密切關注自然資源資產有序開發、節約利用和合理保護情況,結合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查找嚴重損毀自然資源資產、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典型問題,推動土地、礦產等國有資源資產出讓轉讓、重大資金分配使用等規范運行。
針對精準扶貧政策落實、目標達成情況,將全方位審查各地專項扶貧資金籌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情況,揭露弄虛作假、搞“數字扶貧”和“數字游戲”的問題,查處擠占挪用、虛報冒領、貪污私分、損失浪費等違法違紀行為,真正讓扶貧戶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此外,審計還將一并關注以往年度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促進建立長效機制和體制制度創新。
山東省審計廳財政審計處負責人介紹,全省審計機關堅持“一盤棋”思路,采取上下聯動的方式,合力推動審計工作有序實施。省廳加強領導、統一指揮,集中全省范圍多領域的數據資源分析篩查問題疑點,并下發至各地審計組核查落實,嚴把審計質量關。加強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與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提升審計效率、強化工作統籌安排。(劉振鋒 鄭茂霞)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