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審計工作會議召開 江蘇審計圍繞“兩聚一高”精準發力
近日江蘇召開全省審計工作會議,全面回顧2016年各級審計機關的工作情況。圍繞“強改革、強主業、強隊伍”工作重點,各級審計機關扎實有序推進審計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全年共審計4470個單位,提交審計報告和專項審計調查報告5499篇,促進增收節支和避免損失270億元,促進建立健全制度202項,移送重大違紀違法案件線索293件。實現了江蘇審計“十三五”良好開局。
會議指出,2017年全省審計機關將緊緊圍繞省黨代會確定的“兩聚一高”目標任務,創新審計理念、完善審計機制,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大力推進審計全覆蓋,全面推開人財物管理改革試點,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重點在六個方面精準發力:
一是在推動重大政策措施落實上精準發力。
把推動中央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作為政治責任、頭等大事。圍繞“兩聚一高”目標任務落地見效,跟蹤檢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任務落實、“放管服”改革、創新驅動戰略實施、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體經濟領域轉型升級等情況,當好政策落實“督查員”,促進政令暢通。二是在促進深化財稅改革上精準發力。
以促進財政增收節支、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高績效、防范風險為目標,加強對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全口徑監督,推動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政府預算體系,促進預算安排更加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三是在維護國有資產安全上精準發力。
深入落實中央關于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的要求,加大對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境外投資以及企業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審計力度,做到國企國資走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里,促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四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精準發力。
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加強對社保、醫療、教育、“三農”、扶貧、環保等重點民生資金項目的審計監督,繼續開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太湖水污染治理跟蹤審計,突出抓好扶貧專項資金審計,更好統籌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增進人民生態福祉,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五是在監督和制約權力運行上精準發力。
深入推進領導干部“三責聯審”和“黨政同審”,穩步提升任中審計、同步審計比重,探索開展村級組織主要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強化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建立健全情況通報、問題整改、結果公告等制度,推動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和整改情況作為述職述廉、年度考核、任職考核和民主生活會的重要內容。扎實推進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全面落實審計試點方案,推動各級領導干部認真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六是在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上精準發力。
進一步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的協作配合,整合監督資源、提升監督功能、形成監督合力。對以權謀私、假公濟私、權錢交易、騙取財政資金、失職瀆職、貪污受賄、內幕交易等違法犯罪問題保持“零容忍”,不斷深化審計反腐“利劍”作用。會議強調,2017年全省審計機關還將全面推開人財物管理改革試點,要當好改革先行軍,加快形成具有鮮明江蘇特色的改革品牌,為全國審計系統管理改革作出積極貢獻。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