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審計局在近期開展的經濟責任審計中,針對會議紀要、行政公文、數據報表等非結構化數據文檔只能靠人工逐份審閱,難以采用現有數據分析手段進行系統分析這一“難關”,加大對非結構化數據分析軟件的研發力度,自主研發了“非結構化數據分析軟件”,極大地提高了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
該局立足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特點,從公文信息分類提取、關鍵詞組檢索、追蹤篩查入手,歷時2個多月的努力,成功開發了“非結構化數據分析軟件”。該軟件具有操作直觀、無需安裝、運算快捷、避免疏漏、編寫簡易、可讀性強、可移植性強的特點,基本滿足了經濟責任審計中海量非結構化數據快速分類檢索、重點事項決策過程梳理、非結構化數據與結構化數據關聯查詢、疑點線索關鍵信息檢索等需求。
通過在審計現場的實際應用,該軟件不僅節約了審計成本,也拓展了審計查處問題的深度,大大提升了審計工作時效與質量水平。如在今年同步推進實施的6個區縣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中,該局1名審計人員利用該軟件,僅2天時間就完成了原需幾個人半個月才能完成的對近4萬份電子文檔數據的分類梳理工作。通過審計思路與大數據技術的深度融合,審計人員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對海量非結構化數據的歸集和分析,還原了被審計領導干部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過程。審計組利用該軟件輔助查出了2件案件線索,并深入分析了宏觀層面、體制機制上的問題。
目前,該局擬在全市審計機關推廣應用該軟件,軟件開發組也將根據審計現場實際工作需要,不斷對軟件功能進行改進完善,擴大應用領域,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審計工作。(彭祎)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