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審計廳聯合印發了《浙江省審計工作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統領浙江審計工作今后五年發展的戰略性、綱領性、綜合性文件,對“十三五”時期浙江審計工作的主要目標、工作原則、主要任務、加強管理創新和基礎建設等方面做出了安排部署。
《規劃》緊扣《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十三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等相關文件精神,以在進一步拓展監督和保障職能上走在全國前列,在進一步提升審計質量與價值、提升審計能力上走在全國前列,在進一步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上走在全國前列“三個走在前列”為具體要求,用“一個目標、兩大職能、三個走在前列、四項原則四個機制、五大基礎建設、六大任務”統籌的規劃主要內容,既立足長遠,又符合當前審計工作實際,較好解決了今后五年浙江審計工作“審什么”、“怎么審”、“怎么保障”等問題。
《規劃》從公共政策、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公共投資等六個方面明確了今后五年全省審計工作的主要任務,并以專欄形式列出了重點任務清單,解決了“審什么”的問題。一是加強對公共政策的審計,重點關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七大萬億產業培育、“五水共治”等涉及重大改革、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民生環保領域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并提出省審計廳本級每年組織開展10個左右政策跟蹤審計項目;二是加強對公共資金的審計,重點關注“三公經費”、財政專項資金、省級產業發展基金、五項社?;鸬裙操Y金使用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情況,以及公共資金投入、沉淀與項目進展、事業發展等情況;三是加強對國有(集體)資產的審計,重點關注省屬授權經營企業集團、省屬金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經營管理的國有資產的質量和風險管理情況;四是加強對國有資源的審計,提出五年內對土地、礦藏、海域、水域、森林等國有自然資源和特許經營權、排污權等國有無形資源各審計1次;五是加強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審計,提出對重點地區、部門、單位以及關鍵崗位的領導干部任期內至少審計1次;六是加強對公共投資的審計,提出對省委省政府關注的重點項目及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展審計和跟蹤審計,對教育、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項目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和竣工決算審計,對援疆、援青、援藏資金、項目和對口支援政策實施情況開展審計和審計調查。
《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審計管理的創新路徑,提出要探索建立審計全覆蓋工作機制、審計“一體化”工作機制、大數據審計工作機制、審計結果運用機制四個工作機制,解決了“怎么審”的問題。在審計全覆蓋機制建立上,提出要摸清底數,建立完善審計對象信息庫和重要審計事項信息庫,實行審計項目計劃中長期滾動管理,并根據審計對象不同,分別確定審計方式與審計頻次。在建立審計“一體化”工作機制上,要求以“一體化”思維統籌審計項目,強化項目意識,弱化處室和層級意識,努力實現多專業有機融合、多層級優勢互補、多部門高效協同,切實增強審計監督的整體合力。在探索建立大數據審計工作機制,要求按照“以用促建、以用促培、以用促學”的要求,推進審計業務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在建立健全審計結果運用機制上,提出要加大審計成果開發力度,不斷提高審計查處問題的整改率、審計移送事項的成案率、審計成果運用的轉化率。
《規劃》還明確要加強五個方面的審計基礎建設,即加強審計法制建設、加強審計隊伍建設、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加強審計文化建設、加強機關黨的建設,解決了“怎么保障”的問題。(陳建軍)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