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受甘肅省政府委托,甘肅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白文暉在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作《關于2015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審計工作報告指出,2015年全省審計機關以推動重大政策措施落實為主線,堅持依法審計、客觀求實、鼓勵創新、推動改革,嚴肅揭露重大損害群眾利益、重大違紀違法和重大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及時揭示重大風險隱患,著力反映結構性、體制機制性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有效發揮了審計在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審計工作報告從五個方面反映了審計發現的問題,一是省級預算執行和市縣財政收支審計情況。從甘肅省財政廳等15個省級部門和單位預算執行、天水等6市州和所轄12縣區財政收支審計情況看,財政預算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逐步提高,省級部門和市縣政府能夠遵守有關財經法規,嚴格控制和壓縮“三公”經費和會議費支出,違法違規問題比往年明顯減少,但還存在預算編制不夠全面細化、預算執行不夠規范、預算收入征繳不及時、財政績效管理有待加強、資產管理不嚴格等問題。二是重點專項審計情況。對全省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和互助資金、全省住房公積金和高效節水灌溉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揭示了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未完成、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合規,住房公積金歸集、提取和貸款管理不嚴,精準扶貧專項貸款信貸政策執行和互助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擅自調整項目建設內容、個別項目未招投標等問題。三是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情況。圍繞重大政策措施、重點項目、重點資金和簡政放權,對13個市州30個縣區貫徹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情況進行跟蹤審計,重點揭示了未及時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項目建設進展緩慢、資金閑置和資金缺口并存、“放管服”不到位等問題。通過跟蹤審計和督促整改,促進重大建設項目加快實施進度349個,促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和撥付到位43.04億元,促進簡政放權67項,促進重大政策落實182項,建立健全制度74項。四是金融機構和國有企業審計情況。對甘肅銀行、甘肅電投集團公司、白銀有色集團公司、窯街煤電集團公司和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戶省屬企業進行審計,揭示了個別企業公司治理和內控制度不健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信息不真實、項目建設未經核準、未辦理相關手續、信貸管理和業務運營違規問題,尤其是股權投資和對外投資方面,因礦產開采價值不高、經營管理不善,投資無效益或存在潛在損失,一些重大投資項目已經嚴重虧損。五是重點建設項目審計情況。對4個鐵路項目建設配套資金、2條高速公路建設和土地征用費、8個民航機場在建新建項目和2個公共建筑項目建設及竣工決算情況進行審計,反映了資金管理使用、工程管理結算、資金統籌盤活方面存在的問題,揭示了個別縣區將征地補償款打入個人賬戶、虛報冒領和未及時兌付征地補償款,項目未招投標、超概算、多計工程價款和成本費用,資金閑置與項目缺口資金并存等問題。通過審計,核減工程投資1.46億元,退回項目結存資金2265萬元,繳納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1795萬元,歸還原資金渠道1611萬元。
審計工作報告首次反映了審計移送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甘肅省審計廳在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審計中,發現并移送涉嫌重大違法違紀問題線索42起,有關部門認真查處審計移送的案件線索和違法違規事項,已處理相關責任人65人。報告全面剖析審計移送案件線索的特點:一是專項資金使用末端成為新的案件高發區,主要是少數基層管理人員參與企業弄虛作假,貪污截留、騙取套取財政補助、征地補償等專項資金。二是國有資產處置和工程建設等領域涉案金額大、危害嚴重,主要是個別國有企業盲目決策股權收購等重大投資事項、低價處置國有資產等,造成重大損失。三是公款私存和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比較突出,主要是一些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公款私存,個別基層執法單位私存私放扣押案款。一些單位接受和使用虛假發票報賬的問題較為普遍。
審計工作報告針對發現的問題,從體制機制制度、項目資金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項目申報與資金下達不同步,預算執行的法定約束力不強,一些單位和工作人員法紀意識淡薄。一方面資金分散、管理“碎片化”現象比較突出,有的領域大量資金長期閑置;另一方面許多重點事項需要統籌推進,有的重點工作缺乏財力保障。審計報告對此提出四個方面的審計建議,一是加強預決算管理,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硬化預算約束,推進中期財政規劃管理;二是加強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和責任追究機制;三是強化部門主體責任,防范和化解風險隱患,加快推進行政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四是推進審計全覆蓋,健全審計整改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審計監督體系,推動建立與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約談等制度。(孫小暉)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