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里有多少公益林?補償標準知道嗎?應該補償您多少錢?實際都到位了嗎?”這是湖南省審計廳在開展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審計時走訪農戶進行實地調查的一個場景。今年以來,湖南省審計廳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結合審計項目開展“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就相關問題向紀檢監察部門移送了案件線索16起。
據悉,今年年初,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在全省范圍開展“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大力推動正風反腐向基層延伸。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專項整治協調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等19個省直部門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市州、縣市區均成立了相關機構、完善了相關機制,全省上下形成強大的整治合力。
作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湖南省審計廳在專項整治過程中,避免就單個領域或單個事項進行查處的做法,而是采取“整體推進,分批實施”的思路,結合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在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投資審計、專項審計等所有審計項目中貫穿始終。重點關注涉農、民生和發展領域項目資金申報分配使用過程中虛報冒領、截留私分、以權謀私,在辦理群眾事務中亂攤派、拖欠克扣、索拿卡要,在各類指揮部違規兼職取酬、亂發濫補等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
該廳將專項整治實效擺在第一位,對“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零容忍”,堅持有案必查,有犯必究,對涉及群眾利益的相關腐敗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遷就。對于發現的問題,該廳在審計報告中如實披露,并要求相關單位馬上整改。對違規資金,予以收繳和歸還原渠道;對有關責任人員,將問題線索移送至相關部門,進一步追究其黨紀政紀和法律責任。為進一步加強管理、堵塞漏洞,形成民生資金安全高效使用的長效機制,該廳還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強監督管理和風險排查、加大專項清理和整合力度、加強經費保障和預算約束、嚴肅問題查處和責任追究等建議,對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肖經舟)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