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自治區審計廳積極采取措施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的通知》(中辦發〔2015〕58號,簡稱《框架意見》)精神,為全區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做足準備、打好基礎。
高度重視,精心部署
一是廳黨組高度重視,狠抓貫徹落實。該廳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部署人財物管理改革有關準備工作,并成立了由廳黨組書記、廳長何小聰任領導小組組長,其他廳領導為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積極推進相關工作。組織全廳干部認真學習領會《框架意見》和劉家義審計長重要講話精神,逐條梳理、研究《框架意見》,切實在吃透精神、把握實質的基礎上謀劃工作。
二是強化《框架意見》的宣傳。在廳內網、騰訊通等平臺,對《框架意見》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宣傳,營造全員深入學習貫徹《框架意見》的濃厚氛圍。
三是積極開展對貫徹落實《框架意見》的理論研究,2015、2016年都將省以下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審計職業化建設、審計信息化建設、審計全覆蓋等問題列入審計科研重點課題,深化理論成果運用,用理論指導實踐。
四是制定貫徹落實《框架意見》的工作方案,并于今年5月6日印發了《自治區審計廳貫徹落實<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的實施意見(代擬稿)》分工方案的通知》,把“實行審計全覆蓋、強化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探索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等內容撰寫任務落實到具體處室承辦,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責任層層落實。
專題調研,摸清家底
2015年7月,該廳黨組印發了《自治區審計廳關于開展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調研的通知》和《廣西審計機關人財物統管調查問卷》,并派出三個調研組共15人到各市審計局,圍繞“審計機關機構和人員情況、年度審計機關經費預決算收支情況、審計機關人員工資待遇情況、審計項目情況、地方黨委政府干預審計情況、審計人員參與征地、招商、計生等與審計無關工作等情況”等問題,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深入走訪等形式進行調研了解情況,并注重聽取市縣審計機關工作人員對人財物管理改革的真實想法、意見和建議。還將省以下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問題列入審計廳干部職工會議、全區審計工作會議、全區審計干部專項業務培訓班學習(議題)內容,群策群力研究探索改革問題。
走訪學習,借鑒經驗
同期,該廳領導帶領相關關處室負責人組成的考察組赴廣東、山東、湖北、云南、湖南等審計機關學習考察應用審計信息化推進審計全覆蓋的經驗和做法??疾熘饕ㄟ^召開座談會聽取專業人員經驗介紹、現場觀摩大數據審計演示、相互交流和提供書面材料等方式進行,重點學習其開展人財物管理改革基礎性工作、大數據歸集整理、權力運行風險電子監控系統、審計云平臺建設及應用、省直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等經驗做法。今年4月,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吳云同志帶領廳辦公室等有關負責人赴審計署請示匯報貫徹落實《框架意見》及其配套文件的有關事項,還派員前往自治區地方稅務局等單位學習人財物管理經驗做法。
大膽實踐,提升成果
該廳黨組緊緊圍繞《框架意見》提出的八項改革任務,著眼于審計全覆蓋、審計職業化建設、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不斷加強審計工作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結果運用創新,著力提升審計權威和審計監督層次,確保審計重點、審計目標與全區經濟發展和“兩個建成”目標緊密銜接,確保審計改革思路與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審計署要求吻合。
——科學安排審計項目,加快實現審計覆蓋。在2016年審計項目安排中,該廳摸清了審計對象底數和自身審計資源狀況,分析了審計對象的資金和資產規模、內部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等基本情況,把握審計的必要性和難易程度,決定對公權力大、公益性強、公眾關注度高的重點單位三年輪審一次,對資金量較小或影響力不大的一般單位五年或不定期輪審一次,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公共資金審計全覆蓋。
——突出審計重點導向,強化審計成果意識。明確了審計的重點為主要檢查公共資金籌集、管理、分配、使用過程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情況,貫徹執行國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觀調控部署情況,公共資金管理使用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公共資金沉淀等情況,公共資金投入與項目進展、事業發展等情況,公共資金管理、使用部門和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預算執行和決算情況,以及職責履行情況,確保在審計覆蓋面“廣”的同時,做到反映情況“準”、查處問題“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議“實”的審計效果,有深度、有成效地推進公共資金審計全覆蓋。
——統籌整合審計資源,不斷提升審計效率。2015年以來,由財政處牽頭,抽調其他業務處和法規處、信息中心組成分析團隊,按行業收集整理相關法規政策,形成行業審計分析向導,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和分析建模,探索出“總體分析、系統研究、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精確定位”的數字化審計方式。積極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手段,推動審計部門與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擴大信息渠道和數據來源,逐步探索跨部門數據分析,提高審計效率,推進公共資金審計全覆蓋;努力創新審計組織方式,科學整合審計資源,下好全區審計“一盤棋”,探索通過區、市、縣審計機關合力實施審計項目的方式實現縱向聯動,邀請內部審計人員參加項目審計,實現內外互補等審計組織方式,交流審計工作經驗,提高審計人員業務能力,提升審計工作效率。
——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建立示范帶動機制。建立健全全區審計人員管理數據庫,加強對審計業務骨干的跟蹤管理,針對審計精英骨干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通過選送審計人員到南京審計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審計署干部學院等地參加學習,努力培養一批既懂計算機又懂業務的計算機審計復合型人才,特別是突出培養有統籌規劃、有理論研究、綜合業務能力強的領軍人才。注重在計算機審計中發掘典型、培養典型,每年開展全區計算機審計成果交流演示會,充分發揮成功典型的示范、導向、帶動作用,讓審計人員深刻領會開展計算機審計的好處,體會信息技術對審計工作所產生的強大推動作用,增強開展計算機審計的動力。同時,鼓勵全區審計干部積極參加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積極理順機構職能,完善配套規章制度。為順應黨中央和國務院對審計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廳黨組按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機關改革和職能轉變的要求,積極理順處室職能定位和職責分工,減少職責交叉、權責脫節。并積極優化機構編制資源配置,增強編制“紅線”意識,盤活存量,把有限的編制資源用在審計業務的關鍵點上,努力提高行政效能。緊密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堅持面向長遠、著眼長效,做好廳機關規章制度的“廢、改、立、留”工作。2015年以來,該廳建立健全規章制度20多個,致力用制度強化紀律約束,用嚴實標準規范審計機關工作,推動《框架意見》的貫徹落實和審計事業的科發發展。(彭啟民)
【關閉】 【打印】 |